咬指甲

Re: 咬指甲

文章tcpcchen » 2013-05-07, 23:33

   V老師的第七個回應,讓我聯想到一則廣告。有一個廣告是火災現場,記者去訪問一位被消防人員救出火場、全身被薰黑的老阿伯。記者問他:「你怎麼不跑?」老阿伯聽記者這麼一問,沒好氣的瞪著記者,數秒後才回答:「腳麻去了,是要怎麼跑?」
   
   提這一則廣告的意思,是要說明一個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習慣說,但卻不適合在輔導諮商室內使用的語句:「那你怎麼不…」大家從記者問完話被老阿伯白了一眼的反應,可以知道「那你怎麼不跑?」這句話給人的感覺是不好的,是有指責意味的。因此V老師說的「那你怎麼不叫媽媽幫你剪指甲?」這個回應,也會讓人有同樣的感覺,也就是說,會讓人覺得被責備,覺得好像咬腳指甲是做了一件不對的事情,而應該要叫媽媽幫忙剪才對。當然說這句話的老師沒有這個意思,而這句話聽在大剌剌的學生耳裡,他也不會當一回事。但是遇到情緒障礙的學生,即便說者無心,但聽者依然會有意的。如果專輔老師在平時就養成習慣,不說這一類型的話語,那麼就不需要因為學生聽了不高興,又要去收拾善後,招惹來一些可以避免的困擾。因此「那你怎麼不叫媽媽幫你剪指甲?」這句話,是可以修改成這樣:
   
   1A 你可以請媽媽幫你剪啊!
   1B 你可以請你媽媽幫你剪啊!
   
   2A 你可以叫媽媽幫你剪啊!
   2B 你可以叫你媽媽幫你剪啊!
   
   3A 你會叫(請)媽媽幫你剪嗎?
   3B 你會叫(請)你媽媽幫你剪嗎?
   
   4 你媽媽會幫你剪指甲嗎?
   
   而這幾句不同的回話,彼此之間是否又有差別呢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咬指甲

文章tcpcchen » 2013-05-09, 11:44

我們再把這個回應放到對話中來看,就會是這樣:

個案:我不只咬手指甲,也會咬腳趾甲。
老師:是ㄡ!那你咬假指甲的時候,有沒有加一點美乃滋啊?
個案:怎麼可能嗎!
老師:那腳趾甲這麼臭, 怎麼咬得下去?
個案:就這樣咬下去啊!
老師:那你咬完之後有把它吃下去嗎?
個案:你才吃下去啦!
老師:你可以請媽媽幫你剪啊!
(老師:你會請媽媽幫你剪嗎?)
(老師:你媽媽會幫你剪指甲嗎?)


這樣子來看時,就會發覺「你才吃下去啦」這一句話,要接到後面的對話,其實是有一點不自然的,感覺好像硬生生的將話題扭了過去。因此如果要讓師生之間的對話更自然的話,應該是要這樣:

個案:你才吃下去啦!
老師:老師也不會啊!不過你可以請媽媽幫你剪啊!


或者是:
個案:你才吃下去啦!
老師:老師也不會啊!那,老師問你,媽媽會幫你剪指甲嗎?


或者也可以如此回應:
個案:你才吃下去啦!
老師:老師也不會啊!那老師問你,你會不會用指甲剪剪?


這樣子的對話,應該會比較順暢自然的。當然,在實際遇到狀況時,是沒有時間做這麼多思考的,但是平常時候多多做這樣子的練習,習慣了之後,這種回應方式就會很自然的在與學生會談時出現了。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咬指甲

文章fannyru » 2013-05-11, 00:03

原來這就是細膩與溫柔的對話
自然卻不是隨便的回應。

我想我之前為了要自然,變得很隨便,以為要盡量口語化,才不會陷入問情緒'問感覺,挖坑自己跳的窘境。但是,口語化的結果卻變得很隨便,有時是不自覺地流露出批評,有時則是像醫師說到的,讓孩子真的覺得老師有錯。要如何讓每個回應都很自然,溫暖感覺真的很難....

不過,也或許,我平常就不是這樣自然的跟孩子對話,所以,就學不太起來了吧!?

醫生,您平常也都是這樣跟每一個孩子講話的嗎?您在門診跟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對話會有所不同嗎?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咬指甲

文章tcpcchen » 2013-05-11, 00:30

F老師所提到的疑問,其實這就是一種習慣問題,如果你平時就是習慣這樣子來與他人說話時,進到會談室時就不會有要刻意去做調整或改變的壓力。我在督導的過程也一再提醒老師們,不要在會談室內一個樣,離開了會談室又是另一個樣。這樣子不只會讓接受輔導的學生產生困惑,也會讓自己陷入「分裂」的危機,長期下來受到傷害最大的,反而會是專輔老師。其實我不是只有在門診或諮商治療時是這麼說話,我在與專輔老師們督導時,也是這麼說話啊!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咬指甲

文章vivienkuo » 2013-05-11, 09:06

被醫生督導前,沒有覺察到自己有許多說話的壞習慣,這些壞習慣,在不知不覺間,破壞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但是因為不自知,所以不清楚關係已經岌岌可危,有時還會在心中責怪他人,渾然不知這種結果是自己造成的,這些壞習慣,令我深受其害。帶著這些壞習慣進行晤談,也讓晤談的進展緩慢,有時甚至是倒退,之前總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知道方向了,努力學習不一樣的說話方式,相信對自己和學生都會有幫助。

回應八:老師也不會啊!(等一會兒)你平常喜歡吃什麼呢?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Re: 咬指甲

文章tcpcchen » 2013-05-11, 09:56

V老師的第八個回應,看起來與我在前面舉的回應句類似。但事實上,兩者之間的差別相當的大。我舉的幾種回應句中,不管怎麼說,都還是圍繞在與剪指甲有關的事項上,包括媽媽與個案之間,有沒有因為剪指甲而有互動存在?或者個案除了用咬的方式處理指甲,有沒有其他可以處理指甲的策略?這才是與咬指甲這一事件相關的細節。如果依回應句八的方式,跳出去詢問喜歡吃什麼東西,是抓著「咬」的概念來展開主題,相關的人物還是只侷限在個案身上。即便企圖從喜歡吃什麼來連結到與其他人的互動,也是跳得有些突兀。因為咬指甲與吃東西雖然都要用到嘴巴,但畢竟是不同層次的行為,我不會用這種方式來做橋接。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上一頁

回到 諮商輔導問題討論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