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輔老師的工作,與其他心理治療專業人員一樣
都會面臨人生百態與每個個案的生命歷程
不管專輔教師與學生會談的深度如何
都無法避免去觸及到「生命歷程」這一件事情
或許會有人不以為然
認為自己所處理的都是學生在學校的問題行為
並不涉及深度的心理歷程
因此就能避開這一個命題
但事實上,只要專輔老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生命
只要專輔老師持續的在與這個學生接觸
即便每個星期所談的都是生活上的瑣事
專輔老師都會被這個學生的「生命歷程」所影響
這種影響是很隱微的
隱微到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除非是有人告訴過你有這麼一回事
或許會有人認為我所說的
是精神分析學派所談論的移情/反移情現象
錯!
移情反移情所著眼的是特殊的互動關係
但是與學生談論生活瑣事
絕對稱不上是特殊互動關係
這種隱微的「生命歷程」之影響
有一點像是冷水煮青蛙
鍋裏的青蛙一點都不覺得有火在鍋底燒
等覺察到時已經為時太晚了
受到「生命歷程」隱微力量影響的老師
工作久了之後會逐漸感受到挫折與無力
有些老師會歸咎於個案或家庭等外在因素的不配合
而對這一些人產生憤怒的情緒
也有些老師則會歸因於是自己能力不好
因此而發憤圖強認真參加各種研習課程
希望有朝一日能學到解決問題的絕招秘記
生氣的老師,可想而知
會愈來愈挫折,而憤怒也會增加
而疲於奔命學習的老師
其結果可能只是安慰到自己毫無把握的脆弱心靈
學生的狀況以及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否改善
恐怕就不是自顧不暇的專輔老師所能顧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