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存疑

文章發表於 : 2017-03-11, 07:58
vivienkuo
約了家長和學生一起來會談
要怎麼開始呢?
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因為實在太緊張了
約家長來談
要跟家長說的內容
絕對不會是甚麼"好事"
對我而言,這是一樁苦差事

還好,督導非常有智慧
教導了方便善巧的好方法
我就拿來試試看
試了之後的感想就是
人如果想要進步
就必須持續學習
因為學習真的能拓展我們的視野
讓我們從困難的黑洞中爬出來

一開始要談甚麼
要分為兩個情況來說明
第一種是第一次跟家長見面
第二種是已經跟家長談過
不是完全陌生的狀態

那麼,就先從比較輕鬆的第二種狀況談起
因為之前已經跟家長談過話了
如果是依照督導教導的方式
會談中大多數時間
是跟家長談學生的生活細節
家長會知道我們談話的目標
是要了解學生和協助學生
而不是要跟家長談學生在學校發生的問題
如果這樣的氛圍已經形成
我們跟家長之間就會慢慢變得無話不談
之後,再談到學生的問題行為
跟一開始就和家長談學生的問題行為
那情況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不可同日而語


Re: 存疑

文章發表於 : 2017-03-11, 10:15
vivienkuo
那麼,要如何塑造
這種無話不談的氣氛呢?
開頭就很重要了
督導說,要像好朋友見面一樣
自然地打招呼
例如:好久不見。
一開始,我覺得這樣很奇怪
我跟家長又不是好朋友
這樣裝熟打招呼
感覺好像很彆扭

但是,督導說
這是跟家長建立良好的關係
最快而且最好的方法
說不得,只好硬著頭皮試試
沒想到,家長的反應都很好
我自然地跟他們打招呼
就像相識已久的鄰居和朋友
他們也自然地回應
而且次數越多
就越加自然

我們跟好朋友之間
如果好久不見
都會互相探問近況
所以接下來就是
"最近過得怎麼樣呢?"
所以,進入晤談室之後
大家都坐定了
通常的開頭就是
"好一陣子不見了,○○最近的情況如何呢?"
這時候,家長就會開始娓娓道來
為今天的會談拉開序幕

Re: 存疑

文章發表於 : 2017-03-11, 15:21
vivienkuo
那麼,如果是第一次家長來談
又要怎麼開始呢?
一樣是從打招呼開始
然後要進行一些基本的寒暄
例如家長是怎麼到學校來的呢?
有沒有上班呢?
如果有上班,請假是否方便呢?
了解一下家長的情況
有助於我們未來跟家長的合作

接下來,就要跟家長談
家長是否知道導師轉介學生來輔導室的原因
關於這一點,我很疑惑
老師轉介家長來輔導室
為什麼不是老師跟家長說明原因
而是由輔導室的老師來說明原因呢?
過去,我對於這一件事很糾結
因為我覺得好像一講就會破壞關係
既破壞我跟導師的關係
又破壞我跟學生和家長的關係
為什麼督導要我們做這種看似有害無利的事呢?

可是,我知道這件事很重要
因為最近有幾次親子會談
確實有家長直接問我
我的孩子到底有甚麼問題?
我都支支吾吾含混帶過
有時也稍微提到老師所說的部份
可是家長的反應和我自己的感覺都不是很好
真讓我苦惱

督導提到一個很精闢的見解
就是我跟家長說和老師跟家長說
那是不一樣的兩回事
如果老師已經跟家長說
而家長也願意來
那就表示家長稍微清楚狀況
就可以繼續談下去
如果老師沒有跟家長說
而家長已經來到我們的面前
我們應該用甚麼態度
來面對這樣的情況呢?
那就是"存疑"的態度


Re: 存疑

文章發表於 : 2017-03-11, 15:46
vivienkuo
在跟家長見面之前
我們對學生的所知有限
因此對於老師的轉介原因
我們要抱一個"存疑"的態度
而跟家長會談的目標
就是透過一次次的會談
慢慢的把這個疑惑解開

督導也提醒我們
在跟家長說明轉介原因的時候
重點在於描述具體的事實
而不要出現評價性的字眼
例如學生在課堂上跟老師對嗆
我們在跟家長說的時候,可以是這樣
"○○在上自然課的時候,
自然老師糾正他的行為,然後○○大聲的回話"
而不要用評價性的陳述,如:
"○○在上自然課的時候,
自然老師糾正他的行為,○○就故意頂嘴回嗆"

聽完督導這個說明
我真的是醍醐灌頂
恨不得趕快拿來用用看
不過呢,在進行下一段說明之前
要先提一個督導最近所說的
怎麼樣讓他人說出訊息的態度
就是要用欲擒故縱的方式
來跟他們相處
人的心裡很奇妙
你越表現得不想聽他講
他就越想要說給你聽
如果能漸漸掌握這一些說話的方法
就能更快的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
也就更能對他們有所幫助了


Re: 存疑

文章發表於 : 2017-03-11, 16:09
vivienkuo
很快的,我就有機會
跟一個初次見面的家長進行親子會談
我認識這一個學生是4年前的事情
那個時候是小一下學期
放暑假的前三天
放暑假之前會議比較多
那一天下午連續開了幾個會
回到辦公室已經4點了
一回到辦公室,我立刻被引進另一個小會議室
會議室中有兩對家長和一個老師
正在討論班上的事情

就是班上的A生叫個案跟她下跪
如果個案不下跪,A生就要叫班上的女生
不要跟她做朋友
兩對家長的表情都很凝重
很嚴肅的正視這一件事情
雖然他們回家都有各自問小孩
可是我問了老半天
他們卻全都不知道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情
老師也說她花了很多時間問
使盡渾身解數
學生就是不願意說

於是,我就跟請他們稍安勿躁
回家也不要隨便罵小孩
給我一些時間把事情釐清
然後才知道接下來該做些甚麼
到這裡,會議應該要結束了
可是就這樣,又過了半小時
個案的家長一直不肯離開
我覺得很奇怪,就靜下心來
開始回想剛才的會談
是否有遺漏了甚麼
然後,我突然想到了
就對個案的母親說
"○○遇到了這種事,媽媽應該會感到很心疼吧!"
母親的眼淚,立刻留下來
5分鐘之後會議就結束了
我看了一眼時間,正是下午6點鐘

第二天,我分別把當事人
和班上對他們比較了解的學生都找來
了解一下他們平常的互動
她們都玩甚麼?怎麼玩?跟誰玩?
一整天下來,發現他們跟平常的學生一樣
而傳說中叫人下跪的A生
是一個有點少根筋的活潑小女生
最後,個案說,是她自己跟A生說
她願意跟A生下跪,希望A生跟她做朋友


Re: 存疑

文章發表於 : 2017-03-11, 16:18
vivienkuo
這個個案一直有交朋友的困擾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
老師一直沒有把她轉介出來
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她來找我
說有事情想要跟我說
可是後來又不了了之
我數次詢問她
還是沒有結果

升上5年級
在班上發生了一些事情
導師跟家長提議轉介輔導室
於是有了第一次見面會談的機會
見面寒暄了之後
我就問家長知不知道導師轉介的原因
當時的對話如下:

專輔:「○○被老師轉介來輔導室,媽媽知道是甚麼原因嗎?」

家長:「(看著小孩)你自己跟老師說,要不要?」
(小孩雙手抓著媽媽的衣服,把頭埋在媽媽的衣服裡)

家長:「就跟同學的那一件事,老師你知道嗎?」

專輔:「我知道有發生事情,但是對於事情不太清楚。」

家長:「就是○○跟班上的A男生在廁所裡面,有一些爭執,
結果班上的男同學就到處亂傳,說他們兩人有曖昧,
直到有一天,○○才問我那是不是霸凌,我很吃驚,
隔天立刻就到學校問清楚到底是甚麼事情。」

專輔:「那麼,是發生了甚麼事情呢?」

家長:「就是A生在掃廁所的時候,撿到10元,
要拿去學務處,○○說要幫他拿,午休的時候,
A生去學務處確認,發現○○沒有把10元交到學務處,
可是○○說她有交到學務處,
於是兩個人在打掃廁所的時候,起了爭執。」

專輔:「A生怎麼知道○○沒有交到學務處呢?」

家長:「因為沒有登記。」

專輔:「對,我們學校撿到東西,要在本子上登記。」

家長:「她說她就放在旁邊,也沒跟老師說就走了,
後來去看,就沒有看到了。」

專輔:「這樣啊,那後來是怎麼處理的呢?」

家長:「老師說,既然是這樣,還是要負責任,
我也很同意,於是就讓她把自己的零用錢10元,
拿到學務處,才算完成這一件事。」

專輔:「這樣樣的做法有跟○○討論嗎?她也同意這樣的作法嗎?」

家長:「嗯...她也是同意的。」

然後,我們就進入了其他的話題
談論學生的生活作息

Re: 存疑

文章發表於 : 2017-03-24, 12:51
vivienkuo
聽著我跟媽媽的對話
心中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出現
就是這個媽媽
那麼快就決定讓學生負責任
而學生也那麼快就同意了
真的是很特別

接下來的生活作息會談
談著談著,也讓我有一種感覺
就是好像孩子在家裡
真的沒有甚麼可以討論的
一切都非常的安好
可能是我的能力不足
不過,有時候第一次會談
就是會遇到這樣的情形

下課的鐘聲響了
我讓學生先回教室
我跟媽媽又多談了幾分鐘
感覺沒有進展
就跟媽說這一次時間到了
我們之後再約時間定期來談
媽媽也同意,我們就一起朝著門口走去
這個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媽媽又跟我開始了一段對話
專輔:「我對○○還不是很了解,我們定期性的一起會談,
有助於我們對於孩子的了解,可能可以找到幫助她的方法。」

家長:「嗯....就是她都不講這一件事,會讓我很擔心。
像她其實在廁所裡,有用腳踢A生,
她一開始在跟我們說的時候,也沒有講這個。」

專輔:「那後來是怎麼知道的呢?」

家長:「後來是我們來學校對質,A生說的,○○也沒有反駁。
其實,我知道那10元,她應該是沒有交到學務處。」

專輔:「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家長:「我這個小孩,是絕對不會被冤枉的,
如果別人冤枉她,她一定會據理力爭,
可是這一次,她很快就答應要拿出自己的零用錢負責。」

專輔:「雖然是這樣,我們也不能確定啊!」

家長:「那是因為在家裡,也發生過幾次,她會拿走家裡的錢。」

專輔:「那一次是甚麼情形呢?」

家長:「她就把小豬撲滿的錢拿走,後來被我們發現。」

專輔:「她把錢拿去買甚麼呢?」

家長:「買一些她喜歡的文具。」

專輔:「她平常有零用錢嗎?」

家長:「沒有,其實她真的很少有需要用到錢,
她需要甚麼我們都會買給她。」

專輔:「不過,這可能顯示孩子有其他的需要,
只是我們不知道,或許以後有機會,
我們會談到這一個部分。」

家長:「那就謝謝老師了。」



Re: 存疑

文章發表於 : 2017-03-24, 13:43
vivienkuo
時常,在研習中老師們會提出一種問題
就是家長都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有錯
談來談去都是別人的錯
輔導老師談的精疲力竭
都沒有甚麼成效
親師生三方沒有一個人覺得有幫助
真是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日子一久,也會覺得
輔導這件事或許是個大騙局
應該是沒有效的吧!

這個念頭一旦浮現
如果沒有方法克服
大概只能落入兩個下場
其一,就是把輔導工作當作例行公事
按表操課應付了事
其二,就是轉換跑道
擔任對自己而言更有意義的職務

然而,有沒有第三種可能?
有沒有可能...輔導真的是有用的?
這讓我想起所看過的一篇文章
是一位大學數學系的教授寫的
這位教授時常聽到有人說:「學數學沒有用。」
這種時候,他就會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教授說,很多人都學過相對論
你問他相對論是甚麼
他也能說出E=MC²
然後呢?然後就沒有了
這樣的人就會覺得學相對論沒有用
如果他透徹的了解相對論
就會發現真的是太有用了
因為通透了解相對論的科學家
最後發明了威力強大的原子彈
姑且不論運用原子彈的是非功過
教授想要說的是,應該要透徹了解一件事
才有立場來進行評論

過去我也時常遇到輔導的困境
就是一直努力的做卻感覺沒有用
也一直在做與不做之間掙扎
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
遇到了一位願意教導我的好老師
現在,我漸漸地知道
我對輔導真的是很不了解
我對自己個案的了解也極其有限
在這種情形下要有成效
還真的是緣木求魚呢!


Re: 存疑

文章發表於 : 2017-03-24, 14:03
vivienkuo
在跟督導學習的一開始
因為有一些觀念跟過去所學差異太大
總是花很多的時間抗拒和質疑這些新觀念
但是熏習日久,漸漸也就接受了
然而,真正的改變來自於
開始密集且大量的跟家長會談開始

也就是說,我對督導所教導的"存疑"
直到自己實際操作
親身經歷過親子會談的歷程
了解其中的脈絡和運作
我對督導所說內容的"疑惑"
就漸漸的煙消雲散了
雖然我目前的能力還很薄弱
但是我知道這是第三個可能
讓我有機會了解甚麼是真正的輔導

就像督導所說的,我們也應該
對導師轉介個案的種種訊息"存疑"
因為,在我們不了解個案的情形下
就急著做判斷的話
勢必會傷害我們跟家長以及學生的關係
也必然會傷害我們的輔導品質
可是,當我們也抱著想要了解的心情
跟家長一起了解學生的需要
自然而然的,家長也會坦誠相見
跟我們攜手合作

這種比較符合輔導老師的輔導方式
真的很希望能分享給大家
讓大家不用花大部份的時間心力
在跟親師生三方進行攻防戰
而能在輔導工作上有所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