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以牙還牙

發表於 :
2017-04-18, 15:58
由 vivienkuo
從我開始學習輔導之後
就知道專輔老師有兩個主要的工作
其一是個別會談
另一個則是團體輔導
就這樣學了好久好久
大約有7、8年吧
我時常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人生啊...有幾個7、8年呢?
時間就有如流水一般奔逝而去
而我,好像還是站在原地
一步也沒有前進
輔導這一件事不像教學
沒有教學指引可以參考
沒有說明書可以依照流程進行
沒有!沒有!沒有!甚麼都沒有!
只有一大堆跟你說可以怎麼做的資料
但是到底做得如何?
我自己沒有辦法評估
難怪,學輔導的人需要督導
能力好的督導,能指引我方向
在我嘗試的過程中不至於迷路
就在沒有!沒有!沒有!甚麼都沒有!的狀況下
督導教我做泡菜和做麵包
我對做麵包,實在沒甚麼興趣
對於做泡菜倒是不排斥
於是還真的就認真地做起泡菜來
那做泡菜到底跟輔導有甚麼關係呢?
督導也沒說做泡菜跟輔導有甚麼關係
只是有一次跟我分享了他做的泡菜
我嘗了之後覺得還不錯吃
於是就開始做起泡菜來了
Re: 以牙還牙

發表於 :
2017-04-18, 16:14
由 vivienkuo
做了一陣子泡菜
可惜家裡的人不買單
於是沉寂了一陣子
那些瓶瓶罐罐被我收在陰暗的角落裡
最近,因為飲食做了一些調整
又開始做起泡菜來了
再一次接觸泡菜,我發現
做泡菜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不同的溫度、食材、調味和多種元素
都會影響成果的風味
每一天,我都會觀察自己的泡菜
目前的狀況是怎麼樣子呢?
有時候會出現泡泡
大泡泡小泡泡一直在發酵著
有時候會出現白白的東西
聽說那是乳酸菌
是一種對人體很好的微生物
在做泡菜的過程中
我其實並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但就是不斷地觀察和等待
然後有時需要調整方法
看到這裡,諸位是不是覺得
這樣很像輔導呢?
有一天我在觀察我的泡菜罐時
突然覺得,我做輔導的時候
為什麼不能好好的等待和觀察呢?
為什麼急著一定要做些甚麼呢?
如果我不等待和觀察
我做的那一些"甚麼"又到底是"甚麼"呢?
應該只是為了平復我的焦慮
而對個案沒有助益的一些作為罷了
Re: 以牙還牙

發表於 :
2017-04-18, 16:28
由 vivienkuo
由於長期以來
督導的部分都是討論個案
所以進行個別晤談所遇到的疑惑
大多可以在督導的時間提出來
由於疑惑解除,也就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可是,團體輔導的疑惑無法可解
通常在帶完團體之後
我的疑惑都會升到最高點
然後隨著一天天慢慢下降
直到下一次的團體時間
我的疑惑又被撩起
這難解的疑惑是甚麼?
就是"我到底在做甚麼"?
在帶活動嗎?這是輔導嗎?
輔導就是陪他們玩嗎?
不不不,應該是說專業的陪他們玩
因為不這樣說,人家就會來質疑我的專業
所以只好想個能自圓其說的說法
我自己拿著矛,也拿著盾
十分的困惑
但是,我真的很想大聲地說
我真的不會做團體輔導
當然,我是學過怎麼帶領團體輔導
團體的目標,團體的流程,團體的進度
我都知道而且可以寫出完整的紀錄
可是,我也看過yalom的書
書中說,團體成員的互相討論
會形成團體的動力
在諮商師的引導下,帶領著團體往前進
督導也說,透過團體成員的討論
成員在團體中能夠被涵容
問題是,我的團體成員幾乎很少討論
而且,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以前,我的團體過程時常一片混亂
團體結束的時候,我通常精疲力竭
不願意回想中間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後來,我漸漸學會了一些技巧
讓場面可以稍微穩定一點
學生在團體中能有一些活動
但是感覺又有一點像是在上課
我時常在這兩種情況中搖擺不定
不知道哪一種方式對學生比較有幫助?
Re: 以牙還牙

發表於 :
2017-04-19, 09:45
由 vivienkuo
上學期,好不容易
督導開了4次的團體輔導研習
彷彿天降甘霖,舒緩了我的困惑之苦
除了對於團體帶領的觀念做了清楚的說明
督導推薦了幾項適合在團體中進行的活動
其中一項是"骨牌"
於是,這學期我有兩個團體以骨牌的方式進行
其中一個是中高年級團體,共7人
包含5位4年級的學生和2位5年級的學生
在團體進行到第3次
團體中有一位學生(A生)會推倒別人的骨牌
而且是挑別人已經完成的作品推倒
他總共推了3次,我在旁邊觀察
A生在推倒別人骨牌的時候
臉上堆滿了笑容
被推倒作品的3位學生
一開始都有一點愣住,之後會露出不悅的表情
可是沒有太大的反應
好像喊了一聲"唉喲"
然後就繼續排骨牌
最後安排的是欣賞他人作品的時間
會討論要由誰推倒他們那一組的作品
其中一組的同學(B生)就說他們的作品已經被A生推倒了
期間的對話如下:
B生:「老師,我們的被A生推倒了。」(不高興)
A生:「他們又沒有說不能推倒?」
專輔:「對啊,他們沒有說不能推倒,
但是他們有說可以推倒嗎?」
A生:「(搖頭)」
專輔:「對啊,他們沒說,你也沒問,
所以是不知道能不能推倒,是嗎?」
A生:「(點頭)」
專輔:「那麼,你們會想要自己推倒嗎?」
B生:「(點頭)」
專輔:「喔,那怎麼辦呢?」
(一陣靜默,雙方都沒有發言)
專輔:「那麼,A你下次想推的時候,
能不能先問一下呢?」
A生:「(點頭)」
專輔:「這個方法你們可以接受嗎?」
B生:「(點頭)」
專輔:「好,那我們就這樣先試試看。」
由於時間已經到了
於是就結束這一次的團體輔導
Re: 以牙還牙

發表於 :
2017-04-19, 10:12
由 vivienkuo
第4次的團體,B生提早到
跟另一個成員開始玩骨牌
A生一進來,看到他們排成一列的骨牌
就蹲下來笑容滿面地推倒
排骨牌的兩人生氣的大叫一聲
A生於是一溜煙兒的跑走了
我在旁邊觀察,當下並沒有任何處理
打鐘之後,團體正式開始
第一個步驟是大家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
接下來是進行分組
在開始進行骨牌活動之前
我提到剛剛看到的那一個情境
問大家需不需要討論一下
結果學生們紛紛點頭
對話如下:
專輔:「我們上次好像有討論過這個情形。」
(學生們點頭)
專輔:「有沒有人記得上次是怎麼說的呢?」
其他成員:「要先問。」
專輔:「A你有先問過B他們嗎?」
A生:「我忘記了。」
專輔:「忘記了喔!那怎麼辦?」
A生:「(聳肩)」
專輔:「你們覺得怎麼辦呢?」
B生:「(沒有回答,很生氣)」
專輔:「你們覺得A生應該要付出甚麼代價,
你們才覺得公平呢?」
B生:「我覺得他排好以後,我們也要推倒他的。」
專輔:「這樣啊!」
A生:「這樣不公平,難道他要推倒我的每一個嗎?」
其他成員:「這樣不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嗎?」
專輔:「確實耶,這是以牙還牙...其他人的想法呢?」
(其他人沒有發言)
專輔:「雖然以牙還牙,好像是不好,
但是你們覺得A生不需要為他做的事情負責任嗎?」
B生:「要啊!」
專輔:「所以,A你剛剛說你是忘記了喔!」
A生:「(點頭)」
專輔:「那下一次你會記得嗎?」
A生:「不知道,我很容易忘記,
不然在牆壁上貼一張大字條,
這樣我下次進來就會看到不會忘記了。」
專輔:「嗯,這也是一個方法,
我們大家也可以一起來幫他想一想記起來的方法。」
(突然,大家陷入熱烈的討論中,
提出許多可行和不可行的方法,氣氛一片歡樂)
專輔:「大家提供那麼多方法,
你挑一個你覺得作得到的方法試試看,
這就是你要負的責任喔!」
討論結束,大家開始進行骨牌的活動
對話到了一半,我突然意識到
我的學生在討論
而且是認真的在討論
不是那種主導性強的討論
而是為了一件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事情
而認真的在討論
原來,團體的討論是這個樣子啊!
我以前都不知道
Re: 以牙還牙

發表於 :
2017-04-19, 10:21
由 vivienkuo
之後,我就想
或許因為他們是中高年級
口語表達能力比較好
所以可以形成討論的氛圍
低年級的團體大概就沒辦法了吧!
結果事實證明,不是這樣的
低年級的孩子討論起來也是不惶多讓!
低年級的團體共有6個成員
4個1年級學生和2個2年級學生
話說一年級的學生,離幼稚園其實很近
因此還有一些幼稚園小朋友的習慣
就是會比較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來到輔導室的學生,堅持度又更高了
那一天的團體自我介紹之後
大家同意抽籤分組
分組之後組員就要一起商量
今天要排的圖形以及如何分工
6個人分成3小組
先各自在白板上畫出圖形
然後來跟我說要怎麼分工
就可以開始排骨牌了
其中一個小組的成員是A生和B生
A生拿著白板筆不放
B生在旁邊怎麼說都說不動他
於是就來告狀了
B生:「老師,他筆都不給我用。」
專輔:「嗯...我們只有一支筆,
但是兩個人都要用,那要怎麼辦呢?」
A生:「我先用,我用很久很久之後,再給他用。」
B生:「(在旁邊不停地扭動,表示自己不要)。」
專輔:「B那你同意嗎?」
B生:「我不要,那他要用很久很久,
甚麼時候才會換我用。」
專輔:「對啊,說不定換你的時候,
都已經下課了,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
(兩個人都沒有提議,於是問A生),
那如果B先用,用很久很久才換你,你願意嗎?」
A生:「我不要。」
專輔:「你也不要啊,兩個人都不同意啊!
好,那筆先交給老師,你們兩個討論好之後,
來跟老師說結果,就可以開始用筆了。」
Re: 以牙還牙

發表於 :
2017-04-24, 11:10
由 vivienkuo
於是我就先離開他們
一邊看看別組的進展
一邊觀察他們兩個的互動
起先,有一陣子的談話
後來,兩個人都不說話的站在那裏
隔了幾分鐘,我走了過去
專輔:「現在的情形怎麼樣呢?」
B生:「他都不輪流。」(生氣)
A生:「我沒有不輪流,就我先用啊,
我用完就換他用了啊!」
專輔:「那B你要不要說說你的想法?
你想要怎麼輪流呢?」
B生:「就我用兩分鐘,他用兩分鐘,輪流用。」
專輔:「這也是一種方法,那A你同意嗎?」
A生:「(搖頭)。」
專輔:「沒關係,你們慢慢商量,
商量出一個兩個人都願意的方法,
我們就可以開始了。」
然後,我就離開去看其他組的進度
另外兩組已經把大概的圖形畫出來
並且跟我說明他們的分工
就開始拿骨牌進行活動了
這時候,我又回到這兩位學生的身邊
專輔:「你們討論好了嗎?(一開始沒回應)
如果還沒討論好,可以繼續討論喔!」
(可能是其他兩組開始拿骨牌,影響了學生)
B生:「那我們輪流好不好。」
A生:「(點頭)。」
專輔:「喔...那要怎麼輪流?」
B生:「我先用一下,他再用一下。」
專輔:「那A同意嗎?」
A生:「我先用一下,再換他。」
專輔:「那B你同意嗎?」
A生:「好。」
專輔:「既然你們兩個都同意,
那就來試試看吧!」
兩個學生開始討論圖形
確實是輪流在使用白板筆
沒有出現搶奪或是爭吵的畫面
於是團體順利的進行下去
Re: 以牙還牙

發表於 :
2017-05-07, 09:45
由 vivienkuo
於是我就在想
為什麼我以前帶的活動
沒有辦法讓學生討論呢?
引發討論的契機都是相同的
就是當學生們意見相左
或是發生衝突的時候
就可能是要進入討論的時候了
回想我以前帶的團體
大多是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
例如大家一起玩大富翁
如果大家意見不同
經過討論後達成一致的意見
就可以順利的進行下去
問題是,來到輔導室的個案
哪能讓你那麼好過呢?
就是會有學生非常堅持自己的做法
於是,團體就進行不下去僵在那裏
這就是最困難的時刻了
因為沒甚麼意見而在一旁等待的學生
一個個也不是甚麼省油的燈
等得不耐煩就開始伺機作亂
於是就變成難以收拾的局面了
只要團體發生這種事往往讓我身心俱疲
可是團體裡發生衝突的頻率是很高的
因此成為我工作中一個難以解決的煩惱
如果是西方的團體輔導應該不會有這種困擾
因為通常團體裡面會有正副兩個帶領者
當其中一位帶領者要處理衝突的時候
另外一為帶領者就可以照顧其他的團體成員
可是目前通常都是專輔老師自己一個人要帶團體
現實環境如此,我們要如何克服呢?
在團體輔導時進行骨牌活動
剛好可以對治這一個困難
Re: 以牙還牙

發表於 :
2017-05-07, 10:28
由 vivienkuo
學生們在團體中排骨牌
通常分成2或3個小組
當團體成員中有人發生衝突的時候
我會看情況,如果情況不緊急
就留到最後或是下一次團體的開始再討論
如果情況緊急,例如兩個人已經吵起來
或是已經打起來的時候
就把他們帶到旁邊討論
團體的其他成員能夠繼續進行骨牌活動
因為骨牌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
他們大多能不被影響而繼續專注的排骨牌
我不需要分心照顧其他成員
也就能更專注地跟學生們討論衝突的情形
更有耐心能夠等待學生們
而不會急著用教導或是訓導的方式
希望他們趕快把衝突解決
用骨牌進行團體輔導
能夠解決只有一個人帶團體的困境
希望大家也能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