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小天使

發表於 :
2017-05-07, 10:52
由 vivienkuo
我的個性很容易把事情看得很嚴重
因此,在跟他人對話的時候
不知不覺的,就會嚴肅了起來
而跟我會談的對象因為感染了我的情緒
就會變得緊張焦慮而坐立難安了
督導時常提醒我
我一開始沒甚麼感覺
慢慢地卻也覺察到了
而且能觀察到對我的會談有不良的影響
可是,我目前還找不到調整的方法
然而,我的會談工作還是得持續進行
這可苦了我的個案
有兩個學生,分別跟我進行個別會談
兩個學生的轉介原因都是情緒困擾
A生是3年級的學生
跟A生互動時,常感到強烈的拒絕
就是我的提議他都不要
而他自己的提議,也都維持不了3分鐘
學生對我很沒禮貌,也時常髒話連連
每次跟A生會談完
我自己都覺得很不舒服
先是對他的不禮貌和滿口髒話不舒服
也對自己不能包容他感到不舒服
會談就在糾結的情況中繼續進行著
B生是4年級才接的個案
在會談室裡話不多
默默地配合我所安排的活動
不太發表自己的意見
但總感覺到他的意興闌珊
和他在團體中願意表達意見
且展現出充沛活力的樣貌截然不同
這兩個學生以前曾經一起參加團體課
都會跟我詢問對方的近況
也強烈表達出想跟對方一起上課的意願
可是,我感到十分猶豫
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擦出的火花
可能不是我可以掌控的
因此一直都沒有答應他們
因為分別跟他們兩個談都沒有進展
所以就詢問督導這樣做是否有幫助
督導說,既然個別會談沒有成效
兩個學生的意願又那麼高
或許可以試試看
因此,就大著膽子嘗試了
Re: 小天使

發表於 :
2017-05-07, 11:37
由 vivienkuo
那是第二次兩個人一起上課
兩個人的對話是這樣子的
B生:「我們一起玩骨牌好不好?」
A生:「不要。」
B生:「那你想玩甚麼?」(A生在會談室的櫃子裡翻來翻去)
A生:「玩這個(拿出大富翁)。」
B生:「好啊!」
A生:「還是不要好了。」(A生繼續在櫃子裡翻來翻去)
A生:「玩這個(拿出疊疊樂)。」
B生:「好啊!」
A生:「還是不要好了。」(A生繼續在櫃子裡翻來翻去)
A生:「玩這個(拿出彩色棋)。」
B生:「好啊!」
A生:「還是不要好了(看看旁邊),我們玩軌道車。」
B生:「好啊!」
(兩個人一起玩軌道車,一邊玩,A生一邊說軌道車爛死了,很難玩,玩了3分鐘之後就說他不要玩了,兩個人一起把軌道車丟回箱子裡)
B生:「我要玩骨牌了。」(在旁邊自己玩起骨牌)(A生在會談室晃了一陣子之後)
A生:「我要組合娃娃屋!」(A生一邊組合娃娃屋,一邊髒話連連,期間,B生開始每隔一段時間看我一次,但是我都沒有說什麼)
B生:「A生說好多髒話喔!」(我沒有回話,只是笑笑地看著他,A生繼續一邊組合娃娃屋,一邊髒話連連,過了不久,B生說話了)
B生:「A生,你不要講那麼多髒話,這樣對老師沒有禮貌,老師你看,A生講那麼多髒話。」
專輔:「B生,你以前跟他一起玩的時候,他都沒有這樣,是嗎?」
B生:「對,他沒有這樣。」
專輔:「老師也在想這件事情,就是A生在其他地方,好像都不會這樣,班級老師和家裡的人,都沒有提到他會說髒話,所以老師就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呢?」(B生跟我對話的時候,A生繼續組合娃娃屋)
專輔:「老師是想說,他可能是知道在這裡說髒話,老師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他才在這裡說髒話,如果在家裡或是在教室裡說髒話,下場可能會很慘。在這裡說髒話,是可以被接受的。」(B生沒有說什麼,繼續玩骨牌,A生組合好娃娃屋,走到櫃子旁,拿了一把美工刀,把刀片推進推出推進推出,看著我,我沒有說什麼,然後A生就拿著美工刀靠近B生,我笑著對他說)
專輔:「說髒話可以被接受,但是拿美工刀靠近別人,則是不能被接受的。」
(A生笑著,沒有說什麼,把美工刀放回櫃子裡)
Re: 小天使

發表於 :
2017-05-07, 22:38
由 vivienkuo
A生放回美工刀之後
就表示想跟B生一起玩
於是兩個人一起玩演戲的遊戲
這一次的遊戲一直進行到下課
A生沒有再出現一下子就要換遊戲的情況了
這一次的團體對我而言是很難得的經驗
如果沒有B生的提點
我真的沒有想過A生在諮商室內外的差別
我之前對A生的態度並不是包容
而只是無可奈何的忍耐
但是當我看清楚A生的狀態之後
我對A生講髒話的這個狀態
突然之間不覺得那麼難以忍受
原來,每一次的會談
當他講那麼多的髒話是有需要的
只是因為我已經被影響了
才會甚麼都看不到
透過幾次跟家長的會談
我早就知道學生的壓力很大
早就知道學生會在老師看不見的時候
會出現很多不適當的行為
可是直到那一刻
這一些訊息才全部連結在一起
而晤談的前半段和後半段
A生的表現差異很大
前半段是一直很躁動且感覺有一股隱隱的怒氣
後半段卻可以很穩定的跟B生玩同一個遊戲
而不會一直想要換遊戲
我在旁邊一邊觀察
一邊想著,為什麼會這樣呢?
Re: 小天使

發表於 :
2017-05-17, 13:55
由 vivienkuo
那一次會談結束的下一次
B生沒有出席,A生準時出席
我們就在晤談室一邊等B生一邊聊天
主要是聊B生為什麼沒有來
其實,我如果打電話給B生
跟他們老師說一聲,B生就會來
可是這一次我沒有這麼做
因為我想看看A生是怎麼樣的反應
一開始,A生一直責怪B生
讓他一直等等那麼久
我就跟A生說我們可以先玩啊!
結果A生說他不想跟我玩
我就一邊用削鉛筆機削色鉛筆
一邊跟他討論B生沒有來的種種可能性
一邊討論的時候
A生就拿出彩色毛筆畫來著色
我真的還蠻驚訝的
因為以前他跟我一起畫彩色毛筆畫的時候
也是口中一直不停地抱怨
爛死了,無聊死了,到底要畫到甚麼時候
我以為他真的是非常不喜歡
於是也就沒有勉強他繼續畫
今天他著色的情況
比以前穩定了許多
在討論的一開始,A 生有很多抱怨
因為他覺得B生一定是忘記了
A生:「ㄏㄡ丶,他怎麼還沒來,
他一定是忘記了,他死定了。」
專輔:「有可能是忘記了,但老師覺得,
可能性很小很小。」
A生:「為什麼?」
專輔:「因為他真的非常喜歡來,
以前你們兩個還沒有一起來的時候,
他時常問我甚麼時候可以一起來,
而且他每一次來都很高興,
老師知道他是很高興來跟你一起玩的。」
A生:(沒有說話,繼續著色)
經過一小段時間...
專輔:「今天下雨,說不定他是遲到了。」
A生:(沒有說話,繼續著色)
經過一小段時間...
專輔:「最近天氣變化比較大,
很多小朋友都感冒了,說不定他是生病。」
A生:(沒有說話,繼續著色)
經過一小段時間...
專輔:「但是,也有可能是他的作業沒完成,
被老師留下來完成作業。」
A生:「一定是被老師留下來寫功課。」
專輔:「為什麼呢?」
A生:「因為他成績不好,以前我們原本同一個安親班,
他因為功課不好,所以換一個安親班。」
專輔:「喔...這樣啊,有可能,
不過我們並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哪一個,
說不定他真的忘記了。」
經過一小段時間...
專輔:「如果他真的是忘記了,
我們可以做一些甚麼呢?」
A生:「老師你可以打電話給他們老師。」
專輔:「這樣喔...是可以啦...可是一直打電話給他們老師,
萬一他們老師覺得我很煩,以後不讓他來怎麼辦?」
A生:(沒有說話,繼續著色)
經過一小段時間...
專輔:「或許,下次你來的時候,
可以去他的教室約他一起來,
這樣你們就可以一起來玩了。」
A生沒有回答
這一次的會談時間就在這裡結束了
Re: 小天使

發表於 :
2017-05-17, 14:32
由 vivienkuo
再下一次的會談
B生提早10分鐘到
A生準時到
A生:「ㄟ丶,我去你們教室找你ㄟ...」
B生:「我已經到了呀!」(笑嘻嘻)
A生:「難怪我找不到你。」
專輔:「B生,你上一次為什麼沒有來呢?」
B生:「我可以來嗎?」
專輔:「可以啊!」
B生:「我以為是一次能來一次不能來。」
專輔:「那可能是老師沒有說清楚,
你以後每個禮拜五都能來喔!」
B生:「耶~~」
A生:「耶~~」
專輔老師的工作跟一般老師
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
我們不用教導或是訓導
這種強勢主導的方式跟學生說話
而是用一種比較和緩的像是建議的方式
來跟學生說話
因為我們所希望的是學生發自內心的轉變
雖然我知道這種說話方式
以長遠的效果來說是最好的
可是這種方式會令我感到不安
因為我不知道學生會不會照著做
其實換個角度想,當我強勢的時候
他們也不一定會做
但是我的強勢態度卻會破壞
我跟學生之間的關係,得不償失
可是我的不安時常隱隱作祟
導致我在運用這種說話方式的時候
不是那麼自然
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強勢的態度和語氣
可是越來越多的經驗顯示
學生其實是有聽進去的
只是不知道是甚麼時候
他會展現出來
我覺得,心理輔導
真的是一件很不簡單的工作
在陪伴個案的路程中
其實是要花費許多心力的
比如說,前兩個禮拜個案髒話說得比較少
那我也開始擔心起來
因為其他的外在條件沒有改變
那麼,他的惡劣情緒沒有在我這邊展現
會在哪邊跑出來呢?
所幸,這個禮拜他又開始在我這邊講髒話了
但是,說髒話的方式跟以前不太一樣
以前,是一連串的髒話連綿不斷
現在,則是我講故事的時候
他以主角的身分發言講髒話
雖然我也不知道這樣好不好
但是學生笑容增多
跟我的互動較為自然
我想,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吧!
Re: 小天使

發表於 :
2017-05-19, 10:54
由 vivienkuo
最近閱讀河合隼雄先生的著作
"轉大人的辛苦"裡面提到
在孩子"轉大人"的過程中
輔助者的任務是甚麼
裡面有一段內容對於輔導者的心理歷程
描述得十分精闢,深得我心
節錄下來供大家參酌
"身為心理治療師,我曾幫助過許多經歷挫折的人站起來。
事實上,我認為自己的工作的核心就是「從旁守護」。
很多人來找我時,以為我能夠教他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的「好方法」,
期待我給他某種建議。但是,如同我一直以來反覆強調的,
對某個人來說,真正的成長,是他自己找出或是鋪設一條「自己的」路,
這不是經由他人可以輕易教導的。因此,當他在這條痛苦的路上前進的期間,
其他人除了從旁守護之外,甚麼事情也無法做。話雖如此,
各位能夠瞭解從旁守護是多麼困難與痛苦嗎?
如果用更詳細的說法來說明從旁守護,就是盡量給予孩子自由,
持續陪伴在他的身旁,永遠不失去期待。舉例來說,
假設有一個陷入失戀傷痛的青年,覺得自己生不如死,
並且說要出去旅行,尋找自己結束生命的地方,
這時我們能夠「給予他自由」嗎?如果他真的自殺,
一切都無法挽回。又或者,某位青年因為工作上的一些小事,
就與上司吵架辭職,這樣反覆發生幾次之後,
當他再次表示想要找工作時,我們能夠「不對他失去期待」嗎?
一般來說,需要輔助的人,都是很難讓人產生期待,
或是讓人不想給予自由的人。但正因為如此,
不對他失去期待或是給予自由才有意義。
為了持續抱著期待,我們必須學習相信人類的可能性。
幾乎所有的人,都只靠著孩子的外在表現來判斷「那傢伙不行」,
或是「期待他也沒有用」。但是,人類有潛力,也有可能性。
孩子只有與對他懷著期待且從旁守護的人建立關係,
才能以此為基礎,開發出錢力與可能性。
這樣的事情光說不練是不行的,如果沒有親身體驗應該很難理解。
但是,只有對所有人都放棄的孩子持續懷抱期待,
並且參與他,陪伴他逐漸成長、改變,
才能在日後成為他強而有力的後盾。
為了持續抱著期待,我們也必須仔細觀察狀況。「」
譬如,某位青年以前經常與上司吵架而辭職,
並且這次又做出同樣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這樣,
就輕易判斷他已不值得期待,因為他以前與上司爭執時,
總是只主張自己的正當性,但這次開始稍微含糊其辭,
承認自己多少也有錯誤。這些部分都必須仔細觀察。
很多人會感嘆「孩子一點都沒有改變,一直無法變好」,
但世界上不太可能有「一成不變」的事情。
我們在斷定同樣事情會再度發生之前,
必須試著仔細思考是不是有哪些部份改變了。
只要有一點點改善的跡象,就能持續給予期待。
給予孩子自由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當然,我們不能連自殺的自由都允許。
但是有些孩子在大人靜靜地聽自己描述自殺的想法卻沒有阻止時,
就能主動放棄自殺的念頭,決定再努力看看。
所以當孩子說要自殺時,不需要慌忙阻止,
而是應該陪伴他直到忍受不了為止。
這時候的感覺,就像是輔助者的容許量與青少年心底的破壞力,
正在危險的邊緣角力。如果對方是難纏的人,
雖然會讓我們深感自己能量太小,
但只要在努力持續這樣的角力中鍛鍊,
我們的能量也會逐漸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