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vienkuo » 2017-10-31, 10:39
督導:「喔…太陽能屋,太陽能屋蓋在哪裡?」
學生:「(很小聲,聽不清楚)」
督導:「蓋在地球上面對不對?在腳踏車跟樹的中間嗎?還是在哪裡?」
媽媽:「旁邊。」
督導:「太陽能屋在樹跟腳踏車旁邊?」
媽媽:「對。(轉頭面向學生,對不對?)因為我看一個在中間,
學生:「一個在(很小聲,聽不清楚)。」
媽媽:「中間是甚麼?…中間是腳踏車,太陽能屋在…」
學生:「右邊(很小聲,聽不清楚)。」
媽媽:「右邊。左邊這邊是樹。對嗎?」
督導:「嗯,就這樣子的構圖。」
媽媽:「對。」
督導:「他用甚麼上色?」
媽媽:「他用蠟筆,還用簽字筆去再描繪一次,還有水彩,對。」
督導:「所以蠟筆是拿來描線?」
媽媽:「沒有,他蠟筆(聽不清楚),因為我是跟他講,這個很快啊,水彩拿來塗一塗就。」
學生:「小的地方。」
媽媽:「喔,小的地方要用蠟筆。」
督導:「小的地方為什麼要用蠟筆?」
學生:「老師說的。」
督導:「老師說的喔,所以老師規定你們要用蠟筆是不是。」
學生:「(聽不清楚)。」
媽媽:「應該是一開始學畫畫老師給他灌輸的,碰到小的要蠟筆,所以他變成小的他就會用蠟筆。」
督導:「可是通常小的地方用蠟筆不好畫。蠟筆其實頭比較鈍,是水彩筆比較細的比較好畫。」
媽媽:「對,他的模式就是會這樣。」
督導:「所以媽媽覺得是老師教他這樣子。」
媽媽:「應該是一開始有這樣教。」
督導:「嗯…那你小的地方用蠟筆畫會不會不好畫?」
學生:「(搖頭)。」
督導:「不會是不是。那實際上他塗蠟筆的地方塗得均勻嗎?」
媽媽:「還算均勻。」
督導:「算均勻。」
媽媽:「對,因為他最後看一看不滿意,他會自己再去慢慢塗,對慢慢塗。」
督導:「你說用筆去慢慢塗。」
媽媽:「用蠟筆,他會再去塗,對所以那一張畫他畫了三堂課。」
督導:「塗三堂課。」
媽媽:「差不多…」
督導:「三堂畫畫課?」
媽媽:「對。」
督導:「三堂畫畫課,那就是三個禮拜?」
媽媽:「沒有,他會趕工他就禮拜四去,禮拜六去,後來禮拜天又再去。」
督導:「畫畫課不是一個禮拜一次嗎?」
媽媽:「對啊,他是調整課,對,他就是你有去就算一堂,去一堂就算一堂。」
督導:「喔…所以他是算次數的。」
媽媽:「對。」
督導:「那他一次的課要花多少錢?」
媽媽:「一次喔…因為我好像都半年繳,一次繳三個小朋友,所以我沒注意多少錢。」
督導:「所以老師是登記他去了幾次,然後再跟你算他學費一共是多少錢。」
媽媽:「應該是他預繳的。」
督導:「預繳。」
媽媽:「然後他慢慢扣他的…」
督導:「預繳半年?」
媽媽:「對。」
督導:「那半年是多少。」
媽媽:「我沒有去注意到他一堂課多少錢,每次他開帳單我就繳。」
督導:「喔…萬一他算錯怎麼辦呢?(邊笑邊說)」
媽媽:「應該是不會吧!」
督導:「那他去了就要簽名。」
媽媽:「應該老師有做登記這樣,因為我沒有到清楚去了解老師是用甚麼登記,再去跟他算這樣。」
督導:「可是他沒畫完在家裡畫不就好了嗎?」
媽媽:「他也不要。」
督導:「在家裡畫就不用交錢。」
媽媽:「他也不要啊!」
督導:「嗯。」
媽媽:「他就是要去那邊畫,可能那邊畫看這樣子可以吧!還有可能那個場景全部都是畫畫班的人。」
督導:「嗯…可是不同天不就是不同的人。」
媽媽:「他們都譬如說禮拜三都是固定這些人。」
督導:「對。」(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