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輔導在瘟疫蔓延時

文章發表於 : 2020-02-24, 09:42
tcpcchen

2020年的流年運氣真的不好
在2019年底就已經有媒體釋出類似訊息
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類似訊息,因此也就不以為意
沒想到今年還真的就被說中了

這個新型病毒造成的實際威脅其實沒那麼嚴重
至少與同類型病度的流感來說
這一個新疫病其實並沒那麼可怕
流感造成的死亡到目前為止可能有七八十人
但這一個新病毒,就台灣來說,也就一個死亡個案
但是因為是新的病毒,醫學界對這一號病毒不了解
因此不確定性所帶來的焦慮與恐懼,反而遠遠超過已經確定比較嚴重的流感
這種不確定性,其實在學校的輔導場域,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就在上星期,這一個學期的研習活動開跑,第一場是團體督導
但來參加的老師真的就是小貓兩三隻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尚未開學,老師們還沒有開始出現工作上的困擾
或者是擔心疫情、放假太久懈怠了,抑或是甚麼因素
參加的人數比上學期差了很多是事實
其實個案討論如果只酌眼在討論自己手上的個案
那這樣的輔導老師是很難在專業上進步的
目前台北市的分區督導,每個區至少都會有一二十位老師參加
如果每個月輪流提案,每位老師可能要一年半到兩年才有機會提自己的個案
要依靠這樣的頻率來學習成長,是很沒有效率的
如果可以每個月參加其他老師的提案時好好學習
那這樣的成長是自己提案的十倍效率,為何不好好把握加以利用呢?

上星期的督導一開始,我問參加的老師們一個問題
開學後的輔導,有甚麼地方需要注意?
老師們的反應讓我有點擔心但並不意外
因為老師本身職業的關係,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型態而形成了慣性思考
因此就變得有些不食人間煙火
這也是輔導老師經常會與個案或家長的感受脫節的重要因素
卻也是多數老師不在意,甚至是不知道其嚴重性的點

我跟老師說了幾點,第一點就是輔導過程近距離接觸
要注意小朋友的身體狀況及生活習慣
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目前的校園防疫並沒有強制每個人戴口罩
因此輔導老師做個案會談時,也不能戴口罩
除非小朋友或老師本身有感冒症狀,那就是一般性的防護,都要戴口罩的

第二點就是輔導室內的消毒問題
如果與一位小朋友會談玩,還有會談的個案
那這中間就需要把輔導空間噴酒精消毒
但是如果會談玩到隔天都不會有人使用輔導空間的話
這一個步驟就可以省略,因為病毒細菌在空氣中乾掉之後就會失去活性
比較不用擔心被影響的問題
當然比較小心的老師要每一次會談完都消毒也是可以
只要有足夠量的酒精可以使用就沒問題

第三點,其實是比較重要,也是與個案輔導相關的問題
只要有看新聞報導的老師應該都會知道
因為防疫的關係,各國都關閉的交通運輸,人進不來,貨物不容易運出去
影響的行業不單單只有運輸、旅行業
一般店家的生意也因為民眾害怕的心理而不敢外出消費
這種衝擊對於學校的老師來說很可能是無感的
因為學校不管怎麼放假,老師每天不用去上班,薪水完全都不會減少
但是其他佔多數非公家單位職員的學生家長呢?
當各行各業的家長,因為自己的工作單位的營業額減少而影響到每個月的收入時
與這一些家長同住的學生,難道完全不會受到影響嗎?
再加上因為防疫造成的搶買口罩、酒精等物資造成的排隊搶買壓力
以及部分不懷好意的媒體時不時釋放壓力訊息
目前的社會已經逐漸籠罩在這種莫名的恐懼所形成的壓力底下
這樣的氛圍,勢必會影響到小孩子的安全感與情緒的穩定
這個部分才是開學後,輔導老師們要加強注意處理的地方
更何況學校其實也有很多比學生更容易焦慮恐慌的老師
這一些老師也有可能影響到自己所帶班級的學生
這種狀況就會讓開學後的校園輔導變得更為複雜了


Re: 輔導在瘟疫蔓延時

文章發表於 : 2020-02-24, 10:27
tcpcchen

上星期的個案督導除了提這一些一般性的事項之外
也討論了與會老師所提的個案,一位懼學的小女生
這一位小女生從一年級開始,每天要上學就一直哭
即便媽媽將她帶進校園,也會在教室外哭好久,媽媽才能勉強脫身
經過了幾年的時間,這種行為逐漸有改善
但跟其他小朋友相比,仍然是有困難,仍然讓大人擔心

提案老師在討論過程中談到一件事情
在輔導小朋友時,會遇到小朋友常常只玩某些遊戲,不玩某些遊戲
老師的解讀是學生只玩自己比會會贏的遊戲
對於容易輸的遊戲比較不想玩
她歸結認為是因為學生的好勝心使然,讓學生做出這樣的選擇
我回答提案老師說,不是然是這樣,不確定性這一項因素,很可能才是重點

學校輔導老師在做個案時,常會因為口語溝通的難度比較高
通常會傾向選擇比較容易吸引小朋友的遊戲作為輔導工具
但是老師們在使用遊戲時,通常只會看到遊戲的結果
而不太會注意到小朋友玩遊戲的過程與玩遊戲的品質
每一項遊戲的設計,其實都涵蓋了不同面向的能力
如果該項遊戲要玩得熟練甚至是玩得有高段的功力
具備那些能力是相當重要的
這種能力的具備與是否會輸會贏沒有必然的連結
也就是說,一個人喜歡玩某種遊戲,並不是因為他經常會贏
而是他對於這一項遊戲的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以及應變處理遊戲過程中產生的變數的能力是具備或能助漸累積的
因為有這樣的掌握感才是一個人會對某一項遊戲或工作可以持續做下去的動力
當然只在意輸贏的小朋友還是會有的,比如說遊戲過程會想作弊的人
但這種所佔的比例小,我認為多數小朋友在面對遊戲時
會潛意識地受到能力這一項因素左右,而出現比較想玩與比較不想玩的選擇

能力好的小朋友,或者能力學習比較好的小朋友,不確定感比較低
因為可以掌握就會有安全感,有安全感就不會焦慮,就不會想逃避
而能力不好的小朋友,或學習能力不好的小朋友
不確定感很高,感覺不到自己可以掌握,就會焦慮、就會想逃避
這種現象與目前我們社會在面對新疫情的過程幾乎一樣
因為不確定這一項變數所造成的焦慮與亂象,幾乎每天在上演
即便是成人,在遇到不確定感這一項壓力時也無法倖免
更不用說這一些年幼的小學生了

Re: 輔導在瘟疫蔓延時

文章發表於 : 2020-02-24, 18:20
tcpcchen

在討論的過程中,提案的老師一直很在意這一位學生仍然會哭這一個行為
好像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般的表現,就是不正常就是有問題
就代表自己的輔導工作沒有成功
其實,輔導沒有那麼大的能耐,就算是心理治療,也無法承諾這一點
人類的苦難,或者說人類的煩惱、苦惱,是不可能避免的
因為苦與樂、幸與不幸,好與壞,是一體的兩面,會相伴隨發生
就好像有白天就會有黑夜,有春天就會有冬天一樣
人類社會中,有比較幸福的人,也有相當不幸的人
有好人,也會同時有壞人
即便是同一個人,也會有有時候善良、有時候邪惡的特質
這裡所說的人類,當然也包括校小學生在內
對於這一些現象,沒有人可以承諾一定能解決
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可以承諾會盡力協助與陪伴
這也是我一再的在研習過程提醒輔導老師的一件事情
如果一直將問題行為解決當作輔導目標的話
那輔導老師自己也會很快就陣亡了
更何況問題行為或症狀行為到底具有什麼樣的功能
到底是好抑或是不好,該不該將問題行為完全糾正
這也是人類尚無法完全理解的事情

因此,當提案老師一再釋出這種焦慮時
我告訴她該考慮的,不是這個學生還會在學校哭這件事情
而應該要思考如何讓學生變得夠強大
如果這一位很容易在學校環境哭泣的小女生能變得強大
那她自然而然就不須要哭、也不用哭
也就可以讓身邊的大人安心了
只是,要如何讓這一個小女生變得強大?
換個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如何讓她變得有自信?

其實這個學生這幾年一直在兒童心智科就診,也持續在看診
因此是有醫療資源介入的,學校的特教系統也知道這個孩子的狀況
但這樣的資源協助似乎並沒有讓輔導老師對這一個小孩的困擾更加瞭解
寒假期間,媽媽接受老師的建議帶個案來我門診
因此有機會親自瞭解這個小孩的狀況
事實上一個小時的門診接觸所能瞭解的並不多
但從媽媽對個案生活作息細節的敘述
還是可以稍微掌握到一些重點的
而在這一個小時的門診之後,後續的輔導工作要朝什麼方向走
我心裡面已經有一個想法
但在個案督導的當下並沒有告訴提案老師
我想,也許等這一位提案老師更強大一點之後再來告訴她吧(完)

Re: 輔導在瘟疫蔓延時

文章發表於 : 2020-03-13, 11:09
vivienkuo
幾乎每學年的開始,都會接到1-2位不適應小學生活的新生
上學期我接到3位,其中一位談了3個禮拜
學生就適應了,後來每次見到我都熱情打招呼
有時下課還會來找我聊天畫畫

第二位則在10月底出現狀況
嚴重激烈的哭泣,緊緊抱住家長不放
每天總要家長用力推開她,我們緊緊抱住她,才能進入學校
由於哭泣得很嚴重,沒辦法進教室,我先帶她在校園中散步
一邊散步,一邊跟她介紹校園
有時也停下來和校內老師說說話
也和愛心媽媽聊最近菜種得怎麼樣

校園大概走個兩圈,學生稍微冷靜下來能說話了,就開始跟她聊天
聊到我覺得她穩定了,問她:「你想回教室還是再走兩圈?」
她說想進教室就進教室,她說再走兩圈就再走兩圈

由於我還有其他個案,不能每天都到校門口等她
於是就讓組長和主任複製這種模式
學生通常都在9點之前穩定的進入教室

家長很焦慮,一直問我原因
我說,原因要慢慢找,雖然我們目前不知道原因,但我們還是可以協助她
因為目前的輔導模式可以讓學生至少在學校冷靜下來
過了一個月,學生上學還是哭,家長仍舊焦慮
進行親子會談時,家長說學生雖然有進步,但是還是會哭
我說,每個孩子不一樣,但慢慢進步是可能可以預期的
而且,我做輔導十五年了,沒有遇過學生哭六年的
家長聽到這一句話笑了出來

老師也很焦慮,因此希望用比較強勢的方式
讓學生盡量留在教室內,沒想到效果不彰
哭泣的時間增長,音量也變大
讓老師幾乎無法上課
老師不送他來,我也不會撥電話去問,就讓老師試試看
直到有一天,老師跟我說,看起來用勉強的方式行不通

之後,學生持續哭,我跟親子持續會談
但是談話過程中,我知道學生很喜歡"冰雪奇緣"
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很好
雖然只有一年級,對劇情描述有前後順序
當我聽不太懂開始提問,她也能清楚說明
我雖然沒看過冰雪奇緣,也能大致掌握2集的劇情
有一天,學生說到艾莎需要一個人到森林裡去尋找呼喚她的聲音
過程驚險刺激,但她成功克服了困難,最後成為森林的女王
聊著聊著,我問她
專輔:「你比較喜歡艾莎還是安娜?」
學生:「艾沙。」
專輔:「可是艾莎比較辛苦耶!」
學生:「(靜靜聽著)」
專輔:「你看她有時候要自己一個人去恐怖的森林耶!」
學生:「(靜靜聽著)」
專輔:「這樣你還是要當艾莎嗎?」
學生:「(想了一想)對。」
專輔:「想當艾莎要比較有勇氣喔!」

原本散步完,學生都要我們帶著她進教室
有一天在距離教室的較遠處,我停下來
專輔:「現在離你們教室有5間教室的距離,○○覺得自己有勇氣從哪一間教室開始自己走?」
學生:「(想了很久),第四間。」
於是我牽著她的手走到第四間,然後學生自己放開我的手
自己又走了四間教室,從後門進入她的班級
我又讓組長複製這個模式,一樣是她覺得第幾間就第幾間
有時她希望我們陪她走到教室門口,就走到教室門口
學生還是持續哭,只是開始變得有時哭有時不哭,直到學期末

我給自己心理建設,準備下學期開始就要持續進行輔導
沒想到開學之後,一整個很歡樂
學生每天都開開心心準時進校園



Re: 輔導在瘟疫蔓延時

文章發表於 : 2020-03-15, 09:41
vivienkuo
第三位是二年級學生,大約在九月底出現情況
時常聽到震天的哭喊聲,我一直以為是幼稚園學生
後來老師轉介,才知原來不是
父母離去時,哭得最劇烈
每次分離大約都要四十分鐘到一小時
當父母離去時,學生就試圖攀爬校門
或是趁警衛不注意的時候衝出校門
有一次真的不小心被她衝出去
橫越馬路跑向母親的車子,嚇得警衛膽顫心驚

從此輔導室就固定輪流派人接她
衝不出校門就開始打電話
拿出電話卡不停地撥父母手機
父母有時接有時不接,小孩像是玩柏青哥
站在電話前不停撥打,久久不肯離去

一開始轉介是因為親師衝突
二年級的學生突然不想上學
家長想當然耳認為是老師的問題
老師則認為是家庭的問題
所以家長不願意學生接受輔導
而導師則不停地來找我抱怨訴苦

學生雖然不接受輔導
但當她哭得太厲害時還是由我處理
因此也就有了解學生和家長的機會
老師也每周來找我討論
就這樣討論討論著,過了兩個月,有一天我跟家長通電話時
家長說他覺得好像不是老師的問題
之後親師之間的關係趨於緩和
雖沒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模式
但是能比較沒有情緒的互相對待
學期結束的時候,我也做了下學期繼續輔導的準備

這學期我只出動一次,因為學生不肯進教室
由於防疫關係,家長不能進學校
學生雖然每天哭泣,但可由不同的愛心媽媽帶進教室
其實上學期我們就希望父母親送到門口就離開
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做不到
如今因為防疫關係強制他們不能入校園
學生的狀況反而漸漸穩定了

做了多年輔導,遇到許多學生
我想說的是,我不知道他們甚麼時候會停止哭泣
但是我知道可以做些甚麼
其實做甚麼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怎麼跟學生在一起
以前遇到這種學生,我真的心裡很煩啊
一直想著,是要哭到甚麼時候?
你不煩,我都快被你煩死了
你就不能跟別人一樣,好好進教室上課嗎?

但是我現在聽到輔導組長跟我說學生又哭了
我就說:「好啊,我來帶她去散散步。」
一大早在校園中散步,能呼吸新鮮空氣
有益身體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用這種愉悅輕鬆的心態跟學生在校園中散步
學生也能漸漸放鬆起來

用這種心態來面對學生,家長和老師
做輔導就不會是一件苦差事
收到的效果卻出乎意料的比以前好
學生甚麼時候會轉變,我不知道
所以也就不要一直想著要她變好
因為這樣大家的壓力都很大

反而是要多給學生一點時間
尤其是專輔老師自己願意多給學生時間
然後你會驚奇的發現,不知不覺學生轉變了
為什麼會驚奇呢?因為沒有預期
你以為要陪伴她到天荒地老
沒想到還沒到天荒地老她竟然好了
反而會嚇一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