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個案概念形成隨筆--偷竊的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22-12-06, 07:53
vivienkuo
有一天輔導室來了一個高年級的女生,轉介原因是偷竊
學生中年級在教室偷同學的文具和字典共三次
前兩次偷的是文具,沒有找到證據,所以老師只是懷疑
第三次偷的是同學的字典,因為字典上有同學做的記號
對質之下,學生承認是她偷的
老師嚴厲的告誡學生不可再犯,學生在學校沒有再發生偷竊行為

這學期,家長向老師尋求資源協助
提到學生陸陸續續有偷竊的行為
會在家裡偷媽媽的錢,而且金額不小
也曾到超商偷東西,後來是媽媽到超商付錢道歉
媽媽說她一直告誡孩子不能偷東西,但成效不彰
偷竊的行為持續的發生

導師提案之前有跟學生談
學生表示自己確實有偷竊的行為
雖然很想改,但總是會忍不住再偷
導師問她願不願意跟輔導室的老師談一談
並且一起想辦法,學生說好
於是就轉介來輔導室開始一周一次的會談

在第一次會談之前,我會先上校務行政系統
去看一下學生的基本資料
了解到學生是單親家庭,還有個低年級的弟弟
也看一下歷年來老師的輔導紀錄
發現中低年級老師都有提到學生做功課態度散漫
字體潦草,作業出錯率高
時常快速寫一寫,只求快速完成
希望有多一點可以玩的時間
還有學生中年級開始就讀舞蹈班

這是會談前我對學生形成的初步概念


Re: 個案概念形成隨筆--偷竊的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22-12-06, 14:48
vivienkuo
通常第一次會談我會邀請家長一起參加
透過親子會談,對家庭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會談一開始先了解母親轉介學生希望得到甚麼幫助
母親說希望學生可以學會不要做不該做的事情,例如偷竊

接下來先談到學生偷竊的情形
談的是最近的一次,媽媽發現學生偷拿皮包裡的錢
應該陸陸續續拿了很多次,金額有上千元
學生說他拿了錢會去買零食、飲料和文具
母親覺得案主的文具已經很多了
她不明白學生為什麼要一直買相同的東西

接著我問學生有沒有零用錢?
媽媽說爺爺奶奶有時候會給學生零用錢
但是學生也很快就花掉,而且覺得不夠
聽起來每個禮拜會得到100元的零用錢
但是不穩定,有時會得到有時不會

後來會談的重心就轉到生活作息上面
了解學生早上會去固定的早餐店用餐
中午吃學校的營養午餐,晚上在安親班用餐
功課大多在安親班就寫完了
回到家大約8:30,洗澡整理之後9:00會上床就寢
假日的早餐大多不吃,睡比較晚,跟午餐一起吃
大多是外食,家裡很少開伙

其中談到前一天剛好沒有去安親班
所以晚餐是媽媽準備,晚餐後學生就跑進房間用手機
我問學生,你吃完飯就走了,那你們家會有小精靈跑出來幫忙洗碗收拾嗎?
學生笑了,媽媽說昨天是弟弟吃飯比較慢
所以最後是媽媽收拾洗碗
這一次的會談就結束了

學生的行為問題是結果
我們需要知道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
也就是要尋找學生生活中的壓力來源

是學習嗎?看起來不像,因為學生沒有花太多時間讀書
成績不差,媽媽對目前成績可以接受,老師雖會催功課,但是學生也大多會完成
而且老師說這學期因為參加安親班,功課品質變好了
而且學生對於學習也變得比較積極

是父母親嚴重衝突事件的影響嗎?不知道。因為媽媽說學生雖沒有目賭,但是有聽到繼父罵媽媽,
這個部份我沒有問清楚,不知道這種狀況出現的頻率以及持續了多久
父母嚴重衝突事件已經是四年前,中間沒有再發生
父母嚴重衝突的事件會怎麼影響一個學生呢?
有時間需要再了解

是經濟的部分嗎?母親一份早餐店的薪水
要支付兩個孩子的生活費跟學習費有沒有困難呢?
會如何影響小孩的生活呢?
這個部分也需要更多的了解


Re: 個案概念形成隨筆--偷竊的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22-12-12, 15:29
vivienkuo
跟學生會談,通常會一邊談一邊做一些活動
跟這位學生(以下簡稱A生)是選擇一邊做三角摺紙一邊談
最近是學校運動會,A生就讀高年級舞蹈班
班級需要分組編舞,老師會選定一組當運動會的大會舞
就是他們編出來的動作,全校學生要一起跳
A生這一組雖然被老師稱讚編得好,但是沒有被選上
A生覺得有一些惋惜

接著編舞的話題,問到A生午休時間的安排
由於下午大多是舞蹈課,需要足夠體力
老師們會要求班上同學要午睡,但是A生說她大多睡不著
下午上課不會有體力不支或是打瞌睡的狀況
但因為老師規定要睡覺,所以她都趴著假裝睡覺
實際上是在看書

最近在看的是推理小說
內容是有一個咖啡師的妹妹被綁架了
咖啡師也是個偵探,協助警方一起破案
書是學生自己去圖書館借的
會在學校借書,也會在市立圖書館借書

接下來跟A生討論推理小說的詳細內容「」
A生對於內容的大綱能夠大略敘述
慢慢詢問也能講出故事的概要
其中A生比較有印象的是咖啡師會一邊磨咖啡一邊思考事情
然後在咖啡師破案的時候會說一句:「這個謎題磨得非常完美。」
我問:「那你生活中有沒有甚麼經驗,是像磨咖啡豆一樣可以慢慢想事情的。」
A生想了想說:「畫畫。」

A生下課的時候都留在教室裡
同學下課都跑出去玩
但是A生說她比較想待在教室裡
待在教室裡有時自己一個人,有時跟同學說說話

雖然會談時會想把細節問清楚
但實際操作時,常會漏東漏西
幸好事後的回顧,可以彌補這一個問題
可以留待下一次會談時再問
以下是之後如果有機會可以了解的方向:

1.編舞的細節部分沒有問清楚
例如編舞的分工、最後的組合、花了多少時間等

2.圖書館的部分也可以問詳細一點
例如多久會去借書,每次借幾本、會閱讀哪一些類型

3.畫畫的部分也可以多了解,但當時不知為什麼沒有問下去

Re: 個案概念形成隨筆--偷竊的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22-12-19, 15:37
vivienkuo
這一次一開始是討論就讀舞蹈班的來羅去脈
原本是好朋友約她一起來考
結果好朋友沒考上,A生考上了,於是進入舞蹈班
之前有談到A生上國中不繼續讀舞蹈班
這一次重複詢問A生的想法
A生說五年級就曾萌生不想再繼續讀舞蹈班的念頭
也有跟媽媽提過,但是媽媽覺得還是讀完比較好
升上五年級覺得動作都變得比較難
會記不住舞蹈動作,感覺很累

上個禮拜月考剛過,讓A生說說她的成績
A生說自己國英數好,其他都爛掉了
我問她國英數考幾分?
A生說她覺得英文比較爛一點
結果國文考93分,數學考89分,英文99分
學生說自己數學89分是全班第二名,聲音中帶的笑意

A生從小一就開始補英文
但二年級的時候覺得太難,主動跟媽媽說不想補
媽媽讓她休息了半年,二年級下學期媽媽提議繼續補
接下來一直捕到六年級,A生說自己已經是國三的程度
A生說媽媽覺得不用繼續補,把錢省下來給弟弟補
因為A生在舞蹈班也要用錢,所以總共來說用掉家裡太多錢
媽媽的想法是讓A生捕到六年級畢業,但是A生想要繼續補到國中
弟弟從這學期也開始補習

最近畢旅要付費,A生的奶奶讓A生打電話給爸爸,希望爸爸能幫忙付錢
時間到了爸爸沒有付錢,最後還是媽媽付錢
從今年開始學生偶爾會跟爸爸見面吃飯

學生周末的安排是看書、看電視和玩手機
用手機大多是看影片,有時會玩遊戲

想法:
1.重聽錄音檔的時候,發現學生說自己的英文不好,
但是後來知道她考99分,有甚麼想法嗎?以後有機會再澄清。

2.不清楚家庭經濟狀況的困難度,目前感覺是拮据的

3.跟爸爸的關係還沒有問清楚,我不太知道如何掌握分界
我擔心問下去會有不好的感覺,那要怎麼自然地問呢?要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