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星際大戰

文章發表於 : 2022-12-25, 22:00
vivienkuo
今年有一班三年級,學生時常發生衝突
每次引發衝突的學生(以下簡稱A生)由輔導室轉介給三級心理師
但心理師一周只會出現一次
所以有時班級發生衝突老師如果處理不來
我就需要去班上協助處理

那天班上A生和班上二位學生(以下簡稱BC生)發生衝突
老師打電話讓我過去處理,原因是事情發生在諮商室
我聽得一頭霧水,因為我當天跟這些學生沒有見面
於是就到教室去了解一下狀況

在說明衝突事件之前我先交代一下背景
我的諮商室有許多骨牌
有興趣的學生下課可以進來排骨牌
前提是我必須在諮商室
但是這一點我沒有明確地跟學生們交代清楚
這個班級的學生每天至少有兩節下課會來諮商室玩骨牌

事情發生在當天的第二節下課
我在跟學校老師討論個案的問題,不在諮商室
但是諮商室沒有鎖起來
班上有六個同學陸陸續續跑進去玩
有兩個女生發現老師不在,玩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剩下四個男生玩起了躲避球
其中三個就是A、B、C三生
玩著玩著A生就覺得B、C生都針對他
因為有兩球打到他的頭,接下來就不歡而散
B、C生先離開諮商室,後來A生和另一位同學也離開諮商室
B、C生到旁邊的樓梯玩猜拳上下樓梯的遊戲
A生經過他們就罵他們是神經病
B、C生也不是省油的燈,回罵A生是神經病
接下來就一路互罵回到教室
然後老師就打電話讓我去處理

我先把當事的六位學生都叫來問清楚
重申老師不在不能進去的原則(我心裡是計畫以後都要鎖門)
就讓較無關的兩位女學生和一位男同學去科任教室上課
再細問打躲避球和在樓梯間的細節
關於樓梯間的細節,問到互罵神經病的環節
雙方就激烈的爭吵起來
B、C生:「老師,我們兩個在玩,他就罵我們神經病?」
輔導老師:「(看向A)你有罵他們嗎?」
A生沒有回答,當下,B、C生對著A生罵:「你才是神經病。」
你一句神經病我一句神經病,我讓他們停下來
A生氣得身體發抖
B、C生:「老師,他還罵我們全家都是神經病。」
A生氣得大叫:「又不是我說的,是我爸爸說的,你們是怎樣,沒有被打過嗎?」
然後A生拿起水壺就要丟B、C生,我在中間阻攔了幾次
B、C生也拿起課本要丟A生
然後我就想著,讓他們丟吧,於是我就不再阻攔
因為B、C生有兩人,A生只有一人,我有時會去幫A生擋一下
一邊跟他們說不能丟到對方身體,一邊跟他們說丟完要打掃
一時間,教室裡課本與墊板齊飛

就這樣丟了十分鐘,連資源回收裡的牛奶盒都被拿來當武器
我觀察學生並沒有因為這樣就情緒平穩下來
反而是表情愈來愈猙獰,丟擲的力氣愈來愈大,但教室已一片狼藉
坐在教室裡的導師,感覺有些不知所措
這個時候,剛好打鐘,我左手牽著B生,右手牽著A生,把三人帶到教室外
我問:「這樣有比較不生氣嗎?」B生點頭,C生遲疑,A生則說還是很生氣
我說:「那就表示丟東西效果不好,我們需要去跑步,要去哪裡跑呢?」
由於這半年學校操場和後操場都在施工,學生們說:「活動中心。」
就在我牽著他們的手走向活動中心的路上
我明顯的感受到他們已經冷靜下來了

我們一邊走一邊討論有甚麼方法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
B生說他覺得打籃球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
A生和C生也附和,三人興高采烈地談論打籃球的情形
我不禁在心底感嘆學生情緒變化的速度真是驚人
到了活動中心有人上課,我們只好將場地換到幼稚園活動的一塊遊戲場地
到那裡,先讓他們繞著跑三圈,三圈跑下來速度愈來愈慢
停下來之後問他們氣都消了嗎?
B、C生說不生氣了,A生說還有一點點
我問他們那要怎麼辦呢?他們說再玩一下鬼抓人
於是三個人開心的玩起鬼抓人,之前和A生勢不兩立的B生
主動說自己要當鬼,讓A生趕快跑
跑著跑著,三人似乎都氣消了,我們一起回教室打掃混亂的現場


Re: 星際大戰

文章發表於 : 2022-12-27, 14:19
vivienkuo
回到教室發現老師指導其他同學整理班級:「」
B生看到同學們,興高采烈的說:「我們剛才在星際大戰耶!」
聽到這句話,我讓老師叫其他學生都去下課
獨留三位學生打掃收拾,收拾完已經上課

我把他們三個叫到走廊
輔導老師:「這件事情我要怎麼跟你們的爸爸媽媽說呢?」
C生:「我們不是都和好了,還要說甚麼呢?」
輔導老師:「是這樣沒錯,但是以老師對你們的了解,
你們以前發生事情回家都會說出不同的版本,造成爸爸媽媽很多的誤會。」
三人紛紛表示自己絕對不會說
輔導老師:「你們可能不會說,那如果爸爸媽媽問起來呢?說你的鉛筆怎麼都斷了?書本怎麼都破了?」
三人就開始想一些理由,諸如:鉛筆摔斷了、課本太用力扯破了之類的

B、C生的家長和A生的家長因孩子之間多次衝突
孩子時常說法不一,家長也不信任導師的處理
所以每天家長都會問孩子在學校發生甚麼事
孩子就開始各自表述,這些家長也會打電話給對方家長
一開始可能都是想要釐清事情狀況
但似乎每次都是以要對方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收場
家長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更甚於學生之間

A生和C生都是團體輔導的成員
上了6次課之後,C生跟我說以後不能來
因為在教室裡跟A生發生太多衝突,爸爸不讓他來
C生說他很想繼續上小團體,希望我能跟爸爸溝通
我跟C生爸爸通電話,C生爸爸先是一陣抱怨
說A生時常傷害他人,他的家長還理直氣壯,真是氣死人

等爸爸抱怨完,我跟爸爸說明兩人在團體裡沒有衝突
而且能一起合作完成作品,有時還有互相幫助的行為
或許這也是一種學習,這時,父親說:「不用,
我孩子不需要這一種學習,他離A生愈遠愈好。」
聽到這裡,我就說我尊重家長決定,之後C生就不能來小團體了

沒想到,隔了三天就發生星際大戰事件
雖然學生說不會回家說,家長還是出現反應了
C生家長在聯絡簿留言,說他孩子的鉛筆斷了,書本破了
到底在學校發生甚麼事情,需要帶議員到學校處理嗎?
在打電話給爸爸之前,我先問C生回家說了甚麼
C生說他跟爸爸說鉛筆是不小心摔斷的,書本也是不小心弄破的
但是爸爸覺得不可能,還把他罵一頓

我打電話跟爸爸說明當天的實際情況
我跟爸爸說學生目前互動方式有三部曲
先是言語上的互罵'、再來是互丟東西、接下來就是打成一團
那一天,我讓他們體驗當情緒上來的時候,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爸爸聽了又問,C生也有丟東西嗎?我說有啊,大家都有丟
C生爸爸覺得不可置信,因為C生在家裡沒有丟過東西
我說他在團體裡也沒有丟過東西,但他在教室裡時常丟
爸爸說,C生跟爸爸說自己都沒有丟,都是A生丟的
接下來爸爸又是一陣抱怨A生的家長
爸爸說:「老師,我沒有要怎麼樣,我只是覺得每天這樣真是很氣,
你讓我抱怨一下,我就是抱怨一下。」
掛完電話,我只覺得不論是學生、家長或是老師
真的是大家都辛苦


Re: 星際大戰

文章發表於 : 2023-01-08, 09:52
vivienkuo
從前我處理衝突事件,會盡量禁止學生衝突
然後苦口婆心的勸他們冷靜下來
想想自己有沒有甚麼可以改進之處
但是效果很不好,當孩子在強烈的情緒中
他們都只想反省別人而不想反省自己

後來,我學會問事情的細節
這種方法對於事情的釐清很有幫助
孩子們也會在釐清狀況的過程當中
情緒漸漸緩和下來
並且知道整個事件的責任歸屬
不管後來有沒有互相道歉
孩子們大多能夠明白自己在該事件中的角色和責任

把情況問清楚的好處是
學生回家講的版本會跟當時發生的狀況比較接近
如果沒有問,讓學生回家直接講
則講出來的版本跟現實狀況可能有很大的出入
這種時候,老師們大多會覺得學生在說謊
或是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內容說
雖然不能排除這樣的可能,但是或許還有一種可能
就是孩子以他個人的視角描述發生的現象
這種狀況也會發生在我們一般人身上
就更別提情緒激動的國小學生了
把事情的細節問清楚有助於在場的每個學生
用比較完整多元的視角來看待事情的全貌
我個人覺得這比單純的分辨誰對誰錯
對於學生有更深層的教育意義

但是問細節對我而言有一些限制
就是年紀太小,例如三年級以下的學生
或是語言表達能力比較不好的學生
由於我的能力不夠好,時常沒有辦法問清楚
或是問著問著,學生也會突然激動起來
就像上面星際大戰這個例子一樣

就在我擔心著他們的衝突到底何時要停止的時候
突然腦中靈光一閃,我不是在學感覺統合嗎?
感覺統合不是說能用前庭覺或是本體覺的活動讓學生的情緒冷靜下來嗎?
那他們現在在大喊,在互相丟東西,不是也是一種活動嗎?
然後我就不再阻止他們,而是觀察牠們的情緒
觀察了一陣子,我覺得這兩種方式的活動對大腦的刺激還不夠
因為他們的情緒沒有降下來
於是我引導他們做不同的活動--跑步
跑步是比較強的前庭和本體活動
結果他們的情緒真的緩和下來,還有說有笑一起玩
一副剛剛沒那回事的樣子

詢問事情的細節再加上感覺統合的活動
我覺得是協助處理衝突事件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