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個案研討會要怎麼開呢?如何才能幫助老師更了解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13-10-09, 16:41
fannyru
這幾年,陸陸續續會遇到令許多老師頭痛的個案或者需要老師們一起協助的個案

我們會召開個案研討會議(邀請所有的任課老師、輔導老師、主任、校長一起參加)

嘗試過許多不同的方法,邀請專家的,沒有專家的。

但是常常遇到老師們來參加,卻覺得沒有用,因為老師們覺得專家說的不切實際或者他們沒有辦法做。

沒有專家的要不就是行政獨腳戲,要不就是變成抱怨大會,抱怨完長官整理一下,但之後大家還是用差不多的方式處理孩子問題。

我自己也覺得很困難在這些會議上說些什麼,常常會想,我的想法跟角度跟大家都不一樣,說了用處也不大。也常常擔心老師們會批評,你是輔導老師不是任課老師,當然不能理解我們的狀況。有些事情我也沒有權利要求老師跟我配合,甚至於某些老師處理孩子問題的方法會比我更有效率,我怎麼會有資格說他們要照我的做呢?

個案研討會議到底要怎麼開才好呢?我要用什麼樣的角度或者方式才能使大家願意一起協助個案呢?

請大家給我一些參考意見,感謝大家

Re: 個案研討會要怎麼開呢?如何才能幫助老師更了解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13-10-10, 10:57
tcpcchen
我個人認為,個案研討並不是專輔要在意的事情
因為個案研討是屬於行政團隊的工作
專輔老師在這之中的角色
只是提供你在輔導室所獲得的資料
就如同導師或其他老師也有對該名學生的觀察一般
在個案會議中大家集思廣益
共同研議後續的對策

因此,個案會議能夠有進展
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如果個案會議後仍然原地踏步
那表示這一位學生的事情
還有待大家繼續努力來共同匯聚有利的條件
以促成早日解決學生問題的因緣

因此,我認為這不是專輔老師一個人可以擔的心
也沒有必要去擔這種心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平常心淡然處之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這樣專輔的職業生命才會長久

Re: 個案研討會要怎麼開呢?如何才能幫助老師更了解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13-10-10, 17:28
vivienkuo
專輔老師如果有以下的觀念和能力,比較容易待得長久,那就是:
如果現實狀況沒有人可以跟我們一起協助個案,我們要有獨自輔導個案的體認與能力
如果有人可以跟我們一起合作協助個案,我們要有一起合作的能力。

協助個案總是要透過討論與溝通的,各種會議就是溝通與討論的平台,
即使專輔老師決定要獨自輔導個案,有時,也需要跟自己的督導討論。

因為個案而開的會議很多,但是大致分成兩種,
一種是行政程序的個案會議,
另外一種是輔導個案會議。

行政程序個案會議,通常是個案發生了一個重大的事件
或是發生了一連串不算小的事件後,會召開這種會議。
這種會議的目的,在於告知跟個案在學校互動較頻繁的老師們,
就是F老師所列舉的出席人員,個案需要幫助了
通常由行政人員召開,專輔老師出席,需要說明自己對個案的觀察,以及接下來的目標
有時也可透過這樣的會議,讓其他老師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個案。
此類會議通常主軸有四項
(1)說明個案狀況
(2)說明與案主互動較佳的方式
(3)說明正在介入以及即將介入的資源
(4)說明狀況發生時的SOP流程。

這種會議的目的可能就達不到F老師所希望的,
我猜,F老師是希望大家一起討論出輔導的具體策略,
而這種會議的目的是要讓大家有心理準備,
如果對於這種會議抱有F老師的期望,那就難免要失望了。
但是這種會議不能不開,因為,如果後來發生嚴重的事件,
回溯過去的輔導歷史,發現沒有召開這種會議,那是不行的
因此,會議有召開的必要性,專輔老師也大多會被要求參加,
這種會議,我們就是準備提供資料與訊息。

Re: 個案研討會要怎麼開呢?如何才能幫助老師更了解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13-10-20, 08:07
vivienkuo
至於輔導的個案會議,或許有可能達到F老師所希望的目的
通常是協助個案的人,在協助個案的時候遇到困難,
而一起討論,有時2人,有時3人,人數不拘,有時有專家,有時沒專家,依需求而定
但是這種會議要有效,而且討論完,與會者願意確實執行,
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與會者要有動機,
不論是來談的老師或家長,都是因為遇到困擾,
願意改變而來開會,會議後的滿意度會比較高。

以前擔任輔導組長,老師們會一直抱怨學生的狀況,
於是辦理各種研習,大型的研習效果不彰,改辦小型研習
,但小型研習的效果也不如預期,推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老師們的需求及急迫性沒有我所想像的那麼強大,
另一方面是老師們對於諮商輔導不是那麼熟悉,心理的接受度不高。

後來,擔任專輔老師,經過許多的學習與修正,
我發現,當專輔老師的能力提升到一定的程度,
可以在這種小型的輔導會議發揮很好的功能
因為,當家長與老師們願意來談的時候,
就是召開這種會議最好的時機
開起會議來,成效卓著
但是這種效果,就不是行政程序會議所能達到的。

Re: 個案研討會要怎麼開呢?如何才能幫助老師更了解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13-10-20, 08:08
vivienkuo
在老師的部分,提供一個例子
這位老師,每次遇到困難,
有時是一些關於學生學習遇到的困難,不知如何對應
有時是關於對家長的看法,或是看到家長的聯絡簿情緒激動
這位老師都會來找我談,我也會認真地聽他敘述他遇到的困難
提供一點點看法,並且一起討論可能的策略
這位老師就會回去試試看,看起來效果是滿意的
我偶爾會主動詢問狀況,老師會說該生已經進步,或是自己已經調適
一陣子之後,又會來討論另一個學生的狀況
這種循環性的互動,我覺得很正向
因為老師願意嘗試,努力為學生的學習調適自己的做法與想法
學生當然會有所進步,老師也就不需要送個案出來了。

Re: 個案研討會要怎麼開呢?如何才能幫助老師更了解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13-10-20, 08:11
vivienkuo
在家長的部分,也提供一個例子
學生因為嚴重的情緒行為被轉介到輔導室
初步評估是家庭因素,在跟個案晤談之前就試圖改變家長
跟家長談了2次,每次約1.5小時,家長大多在抱怨親子之間的關係有多麼惡劣
給予建議,感覺家長的接受度不高,於是家長的部分就先擱著
開始跟案主進行晤談,談了12次之後
家長和老師都覺得案主在情緒的部分穩定很多
這個時候,我又跟家長談
家長的語言描述,從原本比較多的抱怨
變成能看到案主的優點,親子之間的關係已經朝正向發展了
這期間,我是沒有跟家長工作的。

從這個個案我學習到,專任輔導老師應該把工作的主力放在晤談的學生
努力學習一切有關能提升自己晤談以及協助學生提升的能力
我們實在不需要花額外的時間改變老師或家長
因為,只要學生進步了,其他人的態度自然會隨之改變。

但是該學習的專業那麼多,哪一些才能真正幫助我們呢?
可以先看看督導所提的"專輔老師教戰守則",有機會再來討論。

Re: 個案研討會要怎麼開呢?如何才能幫助老師更了解學生?

文章發表於 : 2013-10-27, 21:50
lucy891102
V老師所說的開會程序也都是本校這幾年的模式
只因本次的會議只有專輔及輔導組長想開
導師不想開,原因為不想家長好不容易接受學校又起負面意識。
家長不想開,不想看到一堆人在會議中沒做事。
主任校長因輔導組長強烈建議決定召開會議。
我的前置作業:

1.與導師會談,說明召開會議對他的好處,協助他看到自己的困境。
提醒導師做萬全準備,將要說的話先寫下

2.與家長會談,說明召開會議的原因及目標
順便讓家長願意去申請手冊及願意轉介。
與家長溝通時與他確認需要我在會議中協助他的部分。
藉由會議導師看見家長的辛苦,家長看見導師及資源班老師的努力與認真。
會議中與家長也達成輔導個案的共識。
會議之所以成功是大家真誠溝通
會議主持人校長能有好的歸納、節錄及總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