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退避三舍

發表於 :
2015-03-16, 09:33
由 vivienkuo
今天早上,一位愛心媽媽(接下來以張媽媽來替代)來跟我談,
張媽媽目前正在幫我的一個個案進行課業輔導,
她說個案覺得她太嚴格,不想繼續來上課。
言談中,張媽媽提到案主已經六年級了,
國字認得非常少,沒有注音符號的協助,根本沒有辦法閱讀
,張媽媽希望個案的進步能夠快一點,因此,每一次都有聽說讀寫的進度。
張媽媽也會跟個案談話,了解個案的家庭狀況,
發現家庭的支持不穩定,個案很多時間是獨自一人在過生活。
聽著聽著,感覺張媽媽很著急,
時間已經很有限,個案學習態度不積極,
家庭也沒辦法支持,現在個案又說不想來,
而且張媽媽自己也是忙碌的,特別抽空過來協助這個學生,
現在,學生說不想來,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試著跟張媽媽說,雖然我們心中有期望,但是有些事情就是急不得,
然而,張媽媽似乎沒有辦法聽進去,還好,後來學生還是來了,
張媽媽急著要幫學生上課,於是我們的談話就告一個段落。
我猜想,是張媽媽求好心切的態度,讓個案退避三舍了,
因著老師的要求,個案出於無奈只好繼續來上課。
這樣的情形,讓我聯想到自己一開始在做輔導工作的模樣,
那時我覺得自己很積極,其實是很著急,
急著看到學生的進步,因此就會出現不適當的行為。
例如,用自己以為對的方式輔導學生,並且希望家長和導師都要配合,
如果有哪一方不同意,我便一路衝鋒陷陣,想做甚麼就做甚麼,
這種蠻橫的態度,使得有些個案退避三舍,
有些家長甚至落荒而逃,也惹得學校內部天怒人怨,
我還埋怨大家都不配合我,使得輔導工作困難重重,
現在看起來,真是不知道當初演的是哪一齣啊!
很想對當初被我傷害的對象,致上深深的歉意。
Re: 退避三舍

發表於 :
2015-03-16, 15:34
由 vivienkuo
中國古語說「欲速則不達」,我們台灣人也說「吃緊弄破碗」,
大概就是我先前的處境,也就是說,我並不明白建立關係的真正含意。
一般的道路和方向,能夠明確地看到,所以能夠清楚地預估會抵達的時間,
通往心裡的那條路,是無形無相的,我根本看不到,
擔心自己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因此感到非常的焦慮和擔心。
然而,擔心和焦慮也幫不了我甚麼忙,還是需要學習能突破困境的方法,
在一次的督導中,督導引用了一段比喻,我覺得非常適切,
提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督導說,在法國文學名著《小王子》一書中,
有一段狐狸和小王子的對話,可以用來說明專輔老師怎麼跟學生建立關係,摘錄原文如下:
狐 狸 不 說 話 了 , 牠 看 了 小 王 子 很 久 , 說 :「 請 你 馴 養 我 吧 ! 」
「 我 很 願 意 。 」 小 王 子 回 答 說
「 但 是 我 的 時 間 不 太 多 , 我 要 找 朋 友 ,我 有 很 多 的 事 要 認 識 。 」
「 一 個 人 只 要 認 識 他 馴 養 的 東 西 就 好 。 」 狐 狸 說
「 很 多 人 不 再 有 時 間去 認 識 東 西 。 他 們 在 商 人 那 裡 買 現 成 的 東 西 , 但 是 因 為 商 人 並 不 賣 朋 友 , 所以 很 多 人 沒 有 朋 友 。 假 如 你 想 得 到 一 位 朋 友 , 那 麼 就 馴 養 我 吧 ! 」
「 我 該 怎 麼 做 ? 」小 王 子 問 。
狐 狸 回 答 說 : 「 你 該 很 有 耐 心 。」
「你 先 坐 得 離 我 遠 一 點 , 像 這 樣 , 坐 在 草地 上 。 我 就 拿 眼 角 看 你 , 你 不 要 說 話 。 語 言 是 誤 會 的 泉 源 。 但 是 , 每 天 你 可以 坐 近 我 一 點 ﹒ ﹒ ﹒ 」
第 二 天 小 王 子 又 來 了 。
狐 狸 對 他 說 : 「 最 好 請 你 同 一 時 間 來 。
比 方 說 , 假 如 你 下 午 四 點 鐘 來 ,從 三 點 鐘 開 始 我 覺 得 幸 福 。
時 間 愈 接 近 , 我 愈 覺 得 幸 福 。
四 點 鐘 一 到 , 我 早已 坐 立 不 安 !
我 將 發 覺 幸 福 的 代 價 !
但 是 如 果 你 不 管 什 麼 時 候 來 , 我 將 不 曉得 什 麼 時 候 做 心 理 準 備 ﹒ ﹒ ﹒ 」
我想,如果能時時提醒自己,
以小王子對待狐狸的方式,
來對待跟我們晤談的每一個人,
或許,便是真正踏上,能開始了解他們的道路了。
Re: 退避三舍

發表於 :
2015-03-16, 19:48
由 tcpcchen
基本上,這一位愛心媽媽已經踰越了她的分際
做不是她該去做的事情
我認為專輔老師或知道這個情況的老師
都應該去跟這一位愛心媽媽的主管告知
終止這一位愛心媽媽與這一位學生的接觸
遇到這種狀況,我會裝傻
聽一聽她的抱怨,但不會給實質建議
她的愛心故然是值得嘉許
但是踰越自己分際的愛心
反而可能會害了別人
專輔老師不要莫名地成了幫凶
Re: 退避三舍

發表於 :
2015-03-17, 15:59
由 vivienkuo
以這個例子,愛心媽媽應該要怎麼做,才不至於逾越分際?
Re: 退避三舍

發表於 :
2015-03-17, 22:32
由 tcpcchen
愛心媽媽的角色是陪伴
幫助學生能順利學習
但不能有自己的主張或企圖心
畢竟愛心媽媽並不是學校內的專業人員
既不是科任老師,也不是導師
更不是輔導老師或特教老師
或是諮商心理師
因此,愛心媽媽的角色就是陪伴人員
有企圖心或希望如何
都已經踰越了分際
而當她發現這個學生有學習上的狀況時
應該告知相關老師處理
而不是師心自用自己去處理
只是這樣的分際
在目前的社會幾乎是不存在了
Re: 退避三舍

發表於 :
2015-03-18, 15:59
由 vivienkuo
愛心媽媽該怎麼樣陪伴,
才能夠幫助學生順利的學習呢?
以我們學校為例,愛心媽媽會利用早自習的時間,
協助學生加強課業,也就是陪伴學習落後的學生,
把比較落後的科目寫完,或是慢慢地能補上。
協助的過程中,必然伴隨期望,
例如希望能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
或是看到他們的課業能夠慢慢進步,
但是,這也是導致愛心媽媽感到挫折的原因。
目前,愛心媽媽們依照過去長久的習慣,
有組織有系統地在協助學校裡的學生,
大多數的老師也都反應,學生接受課業輔導,
也確實有進步的情形,這是目前的情況。
但是逾越分際的情形,也是會發生的。
希望督導能夠清楚說明,
愛心媽媽們大概能做些甚麼,
既能夠幫助學生,又不至於會傷害他們,
這樣,我們就能在適當的時機,
釋放出合適的訊息,讓愛心媽媽們有機會修正,
相信對於學生和協助的媽媽們,
都會有正向的幫助。
Re: 退避三舍

發表於 :
2015-03-19, 17:20
由 tcpcchen
其實目前校園內的愛心媽媽
可能都在分攤導師的工作負擔
因此都會背負著導師的期待
這一點專輔老師應該是無從著力的
如果導師對於學習落後的孩子
只著眼於課業表現
而忽略了人格品行的養成
在這種情況之下的愛心媽媽
也只是現行體制中
壓迫小孩子人格扭曲的幫手
這一個現象,國外的有心人士早已在幾十年前探討過
但台灣似乎缺乏這種反省的能力
尤其是校園內的導師
也經常是「以愛之名」來行摧殘之實
今天的新聞就看到國小老師讓小學生跑三千公尺
老師的說法是鍛鍊體能
各位身為媽媽的老師們
您們可以接受嗎?
Re: 退避三舍

發表於 :
2015-03-19, 21:17
由 vivienkuo
身為孩子的媽媽,當然是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無故被連坐的學生和家長,更是不能接受。
上網查了新聞,情形大概是這樣
,體育老師進行體適能測驗,有些學生沒有按照規定跑完,謊報圈數,
因此,老師罰全班加跑操場10圈,總共跑了18圈,
大約3000公尺,造成許多人身體不適,甚至有人頭暈嘔吐。
因此,不能說這個老師是為了學生好,
而是因為學生的行為不符合老師的期望,
體育老師因為憤怒的情緒,出現了不適當的處罰行為。
這種狀況在校園中並不少見,
會引發親師生三方面的衝突,處理的過程非常辛苦。
老師覺得是學生的問題,家長覺得是老師的問題,
行政則覺得雙方都有問題,但是,如果狀況沒有演變得很嚴重,
行政人員很難有立場跟老師和家長說,應該要改變教育的方法,。
以前處理的方式,都會很主動的介入,
希望能息事寧人,但是效果不好,
因為親師雙方都覺得是對方的錯,
沒有任何要改變自己的意思,
一直覺得自己在忍耐對方,
因為並沒有真正接受孩子,
忍耐久了,情緒就很容易一再地爆發。
後來就試著改變處理的方式,就是需要等待比較好的時間點,
等待老師和家長主動找到輔導室,希望跟專輔老師談一談,接下來可以怎麼辦,
當然,等待的時間,也不是甚麼都不做,
還是可以了解一下情況,但是他們願意主動來,
跟我以前主動去找他們,那個效果實在是天差地別!
回到愛心媽媽的部分,每一學期的開始,
愛心媽媽們進行課業輔導之前,都會開會進行討論,
專輔老師或許能夠利用這樣的場合,把學校的立場講清楚,
也就是說,其實,學校行政方面主要是希望多一個人關心學生,
主要是陪伴學生,而不是一定要提升學生的成績,
因此,對於暫時沒有學習意願的學生,
能陪他們讀讀繪本,說說故事,只是陪伴和關心,
或許是當下更好的選擇,當我們傳遞出這樣的訊息,
有些家長聽進去了,說不定可以出現不一樣的陪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