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談細節

文章發表於 : 2016-03-28, 23:07
fannyru

感謝V老師和版主花了許多的篇幅討論如何談論生活細節。
我自己以前也是很抗拒談論生活細節的,
因為過往的諮商訓練,
教我要問個案感覺,想法或者行為。

鼓勵個案覺察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
產生洞察,有了洞察,
行為自動會改變。

因此,要轉變為去問一些看起來
「稀鬆平常」的生活細節,
對我來說,實在很困難。

然而,還是記得督導的叮嚀,
要像看錄影帶一樣的了解個案的生活。

所以也養成了習慣,
試著去了解個案談到的生活經驗的細節,
就覺得很有收穫呢!

以下是我自己發生的有趣經驗,跟大家分享。

有一個學生,總是喜歡在會談的時候
問我班上另一位同學在這裡都做些什麼。
第一次,鼓勵案主
「你很好奇他在這裡做什麼,是嗎?」(個案點點頭)
「那你可以直接問他啊?」
(個案就像沒有聽到一樣,談起別的事情了)。

這樣的對話又陸續的發生了兩至三次

最後這一次,個案又說
「老師,某某一定都在這裡玩。。。對不對?」
(這回不但好奇對方做些什麼,還多加了很多的想像)

我:「你真的很好奇他在這裡做些什麼耶~
你要不要直接問他啊?!」

個案說「沒有用的啦!老師,
某某他都不跟任何人說話!
男生女生都一樣,你跟他講話,
他才不會理你勒!」

我:「是歐~你怎麼知道的呢?
你有跟他說過話嗎?」

個案:「有啊!但他都不說話,沒有理我」

。。。。。。

以往,對話到這裡,
我就會接受這樣的觀點。
心想,「這個某某,在班上還真是沈默」。
然後,大略就會有下列三種做法:

做法一、鼓勵個案「不會啦!
其實某某還是會說話的,
你只要主動跟他說話,他也會回答的」。
試圖說服個案,接受我的角度。

做法二、採用焦點解決的「例外」法,
問個案:「某某真的一句話都不說嗎?」
「那某某有沒有什麼時候會說話的呢?」
「你要不要回去觀察看看,
什麼時候某某會跟別人說話」

做法三、接受「某某真的不跟別人說話」的觀點,
然後,結束這個話題
或者直接跟個案解釋某某在這裡大概都做些什麼。
。。。。。。
但是因為督導經常強調要了解細節,
因此這次我就多問了一句。
我:「歐~那你上次是在哪裡跟他說話的呢?」
個案:「在教室」
我:「那你跟他說些什麼呢?」
個案:「我就跟他說『聯絡簿拿來』,
他就只有把聯絡簿給我而已」

話才出口,個案馬上就接著說:
「誒~我這樣說,他好像只要把聯絡簿給我就好了ㄋㄟ 」
然後我們兩個就笑了出來
我就再補一句:「下次應該要換句話問齁?」

。。。。。。。


Re: 談細節

文章發表於 : 2016-03-28, 23:26
fannyru

這個個案有過動症,
在班上人際關係非常不好

但我觀察到的他,其實很善良,
也很樂於跟他人分享,
不過,他也常常因為「亂說話」,
讓班上的人討厭。

像這樣加油添醋,
又不經大腦的對話,
經常發生在我們之間,
更不用說跟同學的相處了。

所以,我就得經常在對話中,
澄清他的訊息,
雖然個案還是經常跳開,
但偶爾還是會有不錯的效果。

而個案也不會覺得我在對他說教,
反而覺得我都會「瞭解事情」
「聽他說話」。

但,這次的例子裡說的是學生,
覺得學生很衝動所以鬧了笑話,
但仔細想想,自已不也常犯這種錯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