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文章fannyru » 2022-05-19, 20:50

昨天,跟家長會談後,家長很誠懇地告訴我
最近的這兩次的談話,對她很有幫助。

話夾子一開,她還坦誠地告訴我,去年之所以結束輔導

就是因為跟我談了一年,完全感覺不到輔導對孩子或者她的幫助是什麼

感覺每週的輔導只是來講一講,可是她什麼都沒有獲得。
但,這兩次的談話,她真覺得談到了心坎裡
回去後就知道如何幫助孩子了!
媽媽最後滿懷希望的離開。

其實,不只是她,我也對這個孩子的許多行為
突然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

這真是像極了之前網路上流行的一段影片:
一個畫家在板子上,又噴又灑的亂畫了一堆,畫好後,依然沒人看得懂

但是當畫板上下一轉後,伴隨著現場觀眾們的驚呼聲
出現在大家眼前的,竟然是一幅惟妙惟肖的人像畫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vSwRHYOSo

而我們的談話,為什麼會給媽媽這麼大的不同感覺呢?
我想,這是因為我換了方式來看小孩跟媽媽的問題
而這樣的轉向,就是因為這一年跟著醫生學習了感覺統合⋯⋯
最後由 fannyru 於 2022-05-24, 11:48 編輯,總共編輯了 6 次。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文章fannyru » 2022-05-19, 21:00


話說回來,為什麼這個已經結束的個案,會又回到了我的手裡呢?

就在幾天前,孩子的媽媽在晚上突然傳了簡訊給老師
因為實在受不了小孩的情緒問題,萬分沮喪的她,真的好想把小孩送人

無助的她先向老師求助,詢問「還有沒有什麼課可以上?」老師先給了她一些心理師的資源
但媽媽說,她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帶孩子去,媽媽問:「還有沒有更近一點的?」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單親的媽媽除了沒有時間以外,應該也沒有辦法負擔這樣的費用
所以,雖然已經「被開除過」一次了,我還是請老師問問媽媽:「是否要重啟輔導?」

沒想到,媽媽竟然說「好」了

我想,媽媽這時應該是沒有辦法了,只好死馬當活馬醫才決定重啟輔導的⋯⋯
最後由 fannyru 於 2022-05-24, 11:12 編輯,總共編輯了 4 次。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文章fannyru » 2022-05-19, 21:21


回電問媽媽,想了解發生了什麼事?

媽媽說,最近經常為了使用3C的問題跟孩子起衝突,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

一直以來要約束孩子使用手機就很困難
偶爾孩子會配合,但賴皮的狀況更多,有的時候孩子也會生氣
媽媽說,小孩會有不乖,會想賴皮,她都可以理解
但孩子最近的暴力行為真的超過了她能忍受的範圍⋯⋯

媽媽說那一天,孩子為了不收玩具,開始鬧脾氣
不僅如此,還用手打了她的肚子
媽媽很生氣,告訴孩子你不能這樣打我
另一方面,也不想要每次孩子不乖就打人
所以她就回到房間,想要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冷靜

沒想到孩子還是追到房,甚至拿起一旁的「不求人」,一直往媽媽的腿邊打
雖然沒有打到她,但一次一次的打在媽媽的腳邊,真的令媽媽又害怕又生氣。

媽媽一邊告訴孩子,不可以動手,一邊說:「你這樣我會害怕」
但孩子看起來一點都沒有要停止的樣子

媽媽對於孩子這樣無情的反應,實在心寒透頂
媽媽非常難過,覺得孩子怎麼可以這麼惡劣,
媽媽說孩子明明知道,當年他的爸爸是如何傷害她的
她有多不能忍受這樣的行為
而個案居然還明知故犯
完全沒有念及,她是生養、照顧他的母親......

媽媽火大後,先是趕孩子出門
又因為孩子鬧得太厲害,怕鄰居投訴
最後忍無可忍,只好動手打孩子
孩子因為痛,哭了出來,一番折騰後,小孩才冷靜下來

而類似的狀況,最近就出現了兩次。

媽媽說,雖然孩子才小二
但是,那揮著棍子要打人的樣子,真的讓她覺得很恐怖
她實在非常害怕,她這麼用心照顧的小孩,又要變成跟他爸爸一樣了
現在孩子還小,但以後長大了,她再也擋不住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媽媽說到激動處,還在電話的那一頭泣不成聲⋯⋯
而這與媽媽一向呈現出來的:強悍獨立、積極正面的形象真是差距很大

我想,媽媽真的是嚇壞了.....
最後由 fannyru 於 2022-05-24, 11:31 編輯,總共編輯了 7 次。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文章fannyru » 2022-05-23, 10:02


媽媽在電話那一頭還說傷心的說:「他跟我一點都不像,一點都沒有一樣的地方......」

為什麼媽媽要突然說這句話呢?

其實在過去那一年的會談裡,就隱隱約約感覺到媽媽在教養小孩時
非常努力且注意CL的「暴力」行為

不只是因為CL自幼稚園起,就經常跟同學產生肢體上的衝突,生氣起來就會亂打亂踢
更因為,不想讓CL也像爸爸一樣,成為一個情緒來時就暴力相向的人

因此,我曾經跟母親討論過:「CL跟爸爸哪裡不一樣?」
甚至告訴母親,CL的基因裡有一半也來自母親,而且後天的環境也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事實上,是不是一半其實很難說,但那時只是想讓媽媽比較有希望感一點.....)

希望藉此讓母親瞭解,CL不一定會變成跟爸爸一樣的人,希望她能夠減緩焦慮
並且看到自己的努力與孩子的不同,避免比馬龍效應


而媽媽那時也很配合的跟我談了很多的「不一樣」
我也以為,這樣就算「處理了」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母親面對的孩子,雖然大多數的時候跟她很好,對她是又黏又抱,也會故意搗蛋開玩笑
但依然會發生或大或小因推打同學而生的衝突
在家裡CL還是會易怒,甚至激動胡亂打人、破壞東西
就算不是天天,也足以令家長煩惱不已了
最後由 fannyru 於 2022-05-24, 11:19 編輯,總共編輯了 5 次。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文章fannyru » 2022-05-23, 11:00


因為這一年有機會跟著陳醫師學習感覺統合
在閱讀那一本密密麻麻麻的原文書時,雖然辛苦
但是有了醫生的解說,就比較能夠瞭解感統是怎麼一回事

上課時,更要拿自己遇到的學生狀況向醫師請教,澄清
這其中,當然也包含了這個學生的「奇怪舉動」

比如,媽媽就說過,CL很喜歡摸她跟阿嬤的大腿,尤其是有穿絲襪的時候,媽媽非常擔心孩子長大會變成「癡漢」

那時也不知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倆都想不出原因
所以只能就教養的方式,跟母親討論如何幫助CL建立身體界線的觀念
而若從教養的方式來討論,母親的教養也沒有太大問題

她會即時告訴孩子這樣沒有禮貌,不可以這樣亂摸別人的身體
如果CL又犯了,就會馬上且嚴肅的告訴他:不可以。
媽媽也跟阿嬤溝通不要讓CL這樣予取予求

聽完母親的處理方式,我也覺得沒有太大問題
但同樣的行為問了醫生之後,醫生的回答卻令我大感意外

(印象中)醫生說,這個孩子應該是尋求本體覺的刺激,也可能有觸覺敏感的問題

再來,也因為上過感覺統合,我開始對學生在團體裡
用身體跟別人壓來壓去,還用手去拉對方的腿,甚至用腳掌互推
玩得不亦樂乎的行為開始有了疑問

「這些危險的舉動,到底是不乖,還是他們在尋求本體覺的刺激呢?」

一次次下來,慢慢的對於曾經輔導過的許多學生的行為
有了不太一樣的認識,當然也包含這個學生

加上醫生也常在課堂中提到,感覺統合不好的孩子會易怒
因為----「身體不舒服」
若要處理這種孩子的情緒問題,使用本體或前庭的刺激,將會比較有效率......等等

所以,這一次我不再就「心理層面」跟媽媽討論

而是告訴媽媽,CL不是不知感恩,而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最後由 fannyru 於 2022-05-24, 11:28 編輯,總共編輯了 10 次。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文章fannyru » 2022-05-23, 11:52

而當我們從感覺統合的角度來看CL的許許多多問題時
突然間就都make sense 了

我告訴母親,CL感覺統合不好,所以易怒,就像女人生理期的不舒服,總是覺得這不對,那不對,所以情緒很難以控制

接著我們再一起回去看CL幼稚園就做過的感覺統合評估,以及這兩年導師、資源班老師還有我看到CL的許許多多行為
就可以發現,CL的感覺統合是不好的:上課不專心,一直摸東西,肢體動作不太協調,常有動作過大的問題,
經常看起來憂愁憂愁的,但若早上練完校隊,回教室則會滿臉笑容......

接著,母親又主動報告了CL很多的奇怪行為:

洗澡喜歡玩水,一直拿蓮蓬頭一直沖身體----浪費水

看書玩遊戲都愛在床上,用手撐著上半身或者盤腿坐著玩----懶惰

放學時,總是喜歡「衝」過來抱她;看了打鬥的卡通就會模仿,喜歡動手動腳揮來揮去----暴力

睡覺時,常常要求媽媽要抱著他----黏人

當我們一起用CL喜歡尋求本體覺的刺激來看待他的這些舉動時,似乎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而媽媽也說,自從上次跟我談過後,她現在會用力抱抱孩子了
否則以前對於CL的這些行為都覺得很討厭,常覺得CL真是說也說不聽

接著我們又討論了,現在疫情在家裡,早上不能練校隊、放學社團又不敢參加,忙碌的她也沒空一直陪CL去運動
到底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裡,提供CL需要的感覺統合刺激

同時,為了預防下次CL的情緒爆發,媽媽又陷入無助與害怕中
我還教媽媽,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可以如何利用本體覺的方式幫助孩子穩定......(這些都是在讀書會中,醫生教過的)

雖然這些討論又細又複雜,一次也討論不完,
但是媽媽告訴我
她現在知道要怎麼幫她的孩子了,比較有方向

而我,雖然還不清楚當我們這樣調整作法後
CL是否真的從此就不再亂爆炸
但是,至少感覺比較有方向,而且這一回,我不用再否定媽媽的經驗,不用說服她放輕鬆
而是我們真的走到了一條路上
最後由 fannyru 於 2022-05-24, 10:48 編輯,總共編輯了 4 次。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文章fannyru » 2022-05-23, 14:52

以前我們的談話,常常會卡在

媽媽覺得CL的情緒並不穩定,易怒;
但是我們學校的老師看CL,感覺上都還好,只是偶爾與同學有衝突
而每每,CL與同儕發生衝突事件時,學校又會再將管教壓力丟回母親身上
母親只好再不停的對小孩耳提面命

現在看起來,或許是,CL在學校可以下課,可以奔跑
老師知道CL是特殊生,所以也對他上課摸東摸西的習慣也睜一眼閉一隻眼

但是在家裡
媽媽努力的教養,避免CL養成偏差行為時
卻反讓CL沒有機會使用自己的偏好來調整自己的警醒狀態

母親經常使用的是「由上往下」的抑制方式,教導,提醒,約束
以至於,以往我們在討論輔導管教方法時
雖然立意很良善,手段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總是一段時間後還是會有親子衝突

若從心理動力的角度來看,母親因為曾經是受暴婦女,因此對於暴力特別敏感
但似乎,放任孩子情緒激動時就拳腳相向,也不是一件好事

而我也常常卡在,我無法與母親去討論她過去的那段受暴經驗
既使偶有提到,媽媽也都說,她現在已經知道怎麼面對了
而且孩子那時,其實才不滿一歲.......

好像只有「基因」「遺傳」的行為,是媽媽覺得她無法克服的
最後由 fannyru 於 2022-05-24, 12:30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文章fannyru » 2022-05-23, 15:08

媽媽在這兩次的會談後,問我:以後可不可以都這樣談就好
她覺得這兩次的談話很深入,而且很有幫助
不像以前都不知道在談什麼

我苦笑,先是告訴母親自己以前沒有感統概念
另外一方面,能力也不夠好,所以讓她覺得沒有幫助
但是,這兩次的會談,其實也都是基於過去一年的親子會談資料而得
加上這一年的小團體觀察,還有資源班老師提供的資料與報告
以及媽媽這兩次的補充而得

我告訴媽媽,每次的會談就像拼圖
每一片看起來都沒有什麼,但是到了一定的量,或者有時拚對了
就能恍然大悟......(這些也是以前醫生一直說的概念)

媽媽聽完後,很開心的點點頭就說:歐!那以後一片一片拼圖也沒關係啦!

最後由 fannyru 於 2022-05-24, 10:59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文章fannyru » 2022-05-23, 16:04

以前,看醫生做親子會談,或者被督導
除了他的態度輕鬆,讓人能夠自然地卸下心防外
也對於醫生經常呈現出來的一種態度印象深刻,那就是:
學生是不是有能力上的困難?(醫生雖然沒有直接說過,但是總會感覺他會先評估這件事)

以前只能有樣學樣的,在會談中這樣問問家長,但僅止於依樣畫葫蘆
但是經過這一年感覺統合的學習後,突然許多問題就漸漸的可以理解了。

每次上課時,聽到醫生針對書籍裡提到的感覺統合問題進行舉例時
腦海中都會浮出一個個曾經輔導過的個案的樣子

以前,以為小孩子的障礙,不外乎就是過動或者亞斯
但是,跟著醫生學,才慢慢發現所謂的能力,不只是專注力、衝動、人際理解有問題而以
還包含了好多好的細項,而這些細項都得具備感覺統合的概念才能理解

而當能夠瞭解,孩子不是反抗,而是能力不足時
自然就不會對學生有那麼多的生氣

且當有了感覺統合的概念之後,努力找到適合的方式來幫助個案
就是一件自然而然,且天經地義的事了

以前呢,對於醫生教我們要跟家長還有小孩討論日常生活作息,常常覺得很痛苦
一是問不清楚,另一是問了一堆也不到自己在做什麼

那時醫生常說:每次的會談就像在翻一片一片的拼圖
(詳見討論區文章:【再談個案概念化】
viewtopic.php?f=9&t=96&sid=9ad9e31ee8a0fe348ba60bcb038b6021#p619)

最後由 fannyru 於 2022-05-24, 11:27 編輯,總共編輯了 4 次。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受驚嚇的媽媽和永遠吃不飽的小孩

文章fannyru » 2022-05-24, 09:29


然後我就照醫生說的方法練習盲拼拼圖(詳見過去討論區文章)

拼拼圖時,如果不先看圖案,只是拿起來拼的話
真的跟做會談時的感覺一個樣-----一片茫茫然

但是隨著拼出來的組合變多時,慢慢的會越來越快

但也常常會有那麼幾片,總是找不到適合的地方可以放進去
看著那些總是找不到地方放的拼片,久了也不免會起了煩惱

「是不是少了幾個拼片?」

「是誰弄丟的啊?」

「還是廠商少給了?」

但往往,那些找不到位置放的拼片
都只是被自己的框框給框住了。

有時,是某一片拼圖放錯位置了,但是沒有察覺,所以後面的拼片沒位置放
有時,是某一片拼圖角度錯了,所以一直找不到位置放

這些經驗還真的跟會談時一模一樣呢!

醫生常說,如果圖案出現了,就自然知道怎麼做了,當然沒有錯啊!只是看不出來的時候更多

尤其會談時,這個學生的樣子,或者這個家庭的樣子,到底會有幾個拼片呢?
實在很難數得清,更糟糕的是,這些拼片是得靠著一次一次的會談來找出來
不像普通的拼圖,一整盒放好好的就在那裏啊!

所以找督導討論真的很重要,就算常常會被打槍,但為了避免鑽進死胡同
卡在沮喪、內耗裡出不來,這還是非常需要的啊!

當然,持續的學習更是不能或缺的
而這學期學到的感覺統合
還真是像極了影片中最後的那一把白粉呢!
(完)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回到 諮商輔導問題討論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