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6頁

正文第6頁

文章tcpcchen » 2013-07-10, 13:20

語言化,需要當事人能心領神會,完全認同。
花俏地用一些不知從哪兒聽來的一些新名詞兒,
很多場合會破壞掉過程中 “發現性” 的狀態,
甚至傷害到當事人,所以要特別留意。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正文第6頁

文章fannyru » 2013-07-12, 18:49

這句話我很同意,也很有感觸。

以前不懂,只會用書上讀到的句子,用在與學生的會談上。
當學生反應,我說話很奇怪的時候,我也用了書上教的話回應。
(書裡也有寫到,有些孩子會反應治療師說話方式很奇怪的現象)
但是在照表操課的同時,心裡除了覺得奇怪以外,
也感覺不到我與孩子的關係有更進一步,但還一直以為這就是諮商必經的過程。
同時因為這是大師寫的書,所以就算覺得奇怪也是繼續做,
並安慰自己這是過程,而且別人也這樣做。

時間久了就覺得這是自己功力不足的問題,
所以讀更多書,上更多課,
並努力尋找跟我說一樣奇怪話的人
(只有在這群人裡面才會覺得自己是正常的)><

直到有一回被督導輕輕地問,
『這樣說話不覺得很奇怪嗎?』
『是啊!是啊!其實我也覺得很奇怪』
(有人終於說出我心中的疑惑,真是高興)
『但我也不知道怎麼說話才對』
卻是伴隨而來的焦慮。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正文第6頁

文章tcpcchen » 2013-07-13, 10:25

要讓當事人心領神會
當然就不只是聽得懂而已
許多諮商治療師說的話,個案每一個字都聽得懂
但是卻無法理解治療師到底要說什麼

就像《心經》二百多個字
每個字都認得,但通篇就是不知道在說什麼
因此除了感覺讀起來很舒服之外
智慧幾乎無法增長

很多人以為諮商輔導專業就得說些高深莫測的話
才能讓個案產生敬畏,才能有治療效果
但河合隼雄先生說了
能讓個案心領神會的話語
才是專業的話語
至於什麼是心領神會
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正文第6頁

文章fannyru » 2013-07-14, 22:53

我相信只能心領神會,但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實在太籠統了,
還是很不死心的想問問版主,所謂『心領神會』的話,
是不是要在高度的同理中,才有可能說得出來呢?
fannyru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13-05-07, 08:10

Re: 正文第6頁

文章tcpcchen » 2013-07-16, 10:18

需要心領神會的話語,基本上是要有經驗的共振性這一要素
因此未必是高度的同理
反而是需要共感

就好比說:

「這青蘋果吃起來的感覺, 就好像初戀的滋味」

這句話語很難用言說來讓沒有初戀經驗的人體會
但有初戀過的人,卻也未必就能感受到說話者的意思
因為有些人對感受是遲鈍的
說這種需要心領神會的話
就好像對牛彈琴

又譬如一般人常說的:

「有媽媽的味道」

媽媽的味道是什麼味道也很難用言說表述
但能共感的人就知道什麼是媽媽的味道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回到 《心理治療之路》閱讀心得分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