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vienkuo » 2013-08-28, 11:46
最近跟督導學習
討論的議題一直圍繞在"尊重"上面
從尊重個案,進而延伸為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尊重自己以及尊重他人
因為太過於習以為常,所謂的尊重,往往流於形式
但是,這兩個禮拜以來,發現自己從未好好的想一想
到底什麼是"尊重",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應該展現出什麼樣的行為?
才是真正的尊重呢?
認真思考之後,覺得非常慚愧
發現自己常犯的錯有兩種
第一種是口頭上尊重,但是心理並不尊重
例如在跟他人說話,有時會給予一些建議
當發現對方沒有要接受,或暫時不能接受
心理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有時候還會有不好的想法
類似"你現在不聽我的,肯定是要繼續受苦的了"
這一個部分,比較容易自己察覺,經過自我提醒,有修正的機會
第二種是自己以為尊重他人,其實根本沒有尊重他人
由於對個案沒有全面的了解,因而產生偏見
就用自己以為對的方式來對待學生
沒有深入評估學生目前的能力以及該學習提升的能力
不能仔細思考怎麼樣的做法,對學生才有長遠的利益
然後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為學生付出很多
一旦學生沒有依照預期,漸漸進步,就會對學生產生不耐煩的情緒
真的是一整個非常的"不尊重"
這一個部分,不太容易覺察,需要督導從旁協助,方能看見自己的盲點,才有修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