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否真的對他有幫助?

Re: 我是否真的對他有幫助?

文章tcpcchen » 2013-10-06, 00:18

接下來談V老師的提問
V老師在這裡所提出的問題是
該如何才能對這一類的學生有幫助
要談到對學生做輔導能夠有幫助
這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簡單說明的問題
但要讓輔導工作有幫助
至少要先做到瞭解學生的資質

因此當專輔老師知道這一位學生的智能不好
可以合理的猜測這一位學生
對周遭訊息的覺察與理解
基本上是不會太好的
甚至可能連他的記憶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
也都比其他同儕要差
因此在資料蒐集的過程所該使用的輔導策略就會是:

1.說話要簡短易懂,一次只表達一個概念
2.說話速度放慢,一字一字發音咬字清晰
3.看著個案,確定他有在聽時才說話
4.對於學生表達出來的訊息,複述一遍確定其正確性

而針對這一類的學生,輔導工作的目標
也就是前面提過的改變成長的目標
就要優先去增強學生清楚表達訊息的能力
其次則是去增強學生對其所要說出來的話語
事先思考而後表達的控制力
以及話語內容是否適合
是否合乎社會性的覺察能力

因此在掌握了這樣的理解之後
專輔老師在運用前面所提到的輔導策略的同時
也應該隨時找到機會來做輔導介入
提昇學生覺察及表達的能力
而當這樣的能力優先處理之後
學生與其他同儕之間的溝通互動可以進步
而覺察表達的能力提昇之後
專輔老師也才有進一步做其他層面能力提昇的機會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我是否真的對他有幫助?

文章vivienkuo » 2013-10-06, 18:18

謝謝版主的說明
非常詳盡且仔細
讀到逐字稿的回應時
心中思量
當對學生起疑惑時,該如何澄清?
該用哪一些問句比較合適?

一時覺得有點困難做到
後來,回想起以前的經驗
發現,如果對個案沒有情緒的時候
能夠自然且順利的澄清許多疑惑
但是如果已經對學生升起不悅甚至是惱怒的情緒時
就會卡住,許多疑惑都得不到解答
接下來,跟學生的互動就會呈現膠著而沒有絲毫進展
長期下來,真是讓人感到精疲力竭

因此,讓心定下來
不被訊息左右而能運用訊息
是身為專輔老師很需要學習的一項專業能力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Re: 我是否真的對他有幫助?

文章tcpcchen » 2013-10-07, 13:10

回到實務上,在輔導室時要如何與這一類的學生對話
經過前面的說明之後,輔導目標已經界定出來
就是要先幫助學生提昇清楚表達的能力
基於這個認知再回來看V老師所提出的逐字稿對話內容:

1.師:ΟΟ的房間裡,有衣櫥還有甚麼呢?
2.生:還有小櫃子,還有娃娃,還有我的床。
3.師:嗯---
4.生:然後爸爸的房間是衣櫥,然後沒有床。
5.師:沒有床?
6.生:沒有床。
7.師:那爸爸媽媽睡哪裡?
8.生:他們應該會自備床。
9.師:他們現在晚上都睡哪裡?
10.生:店裡。


通常在會談時,為什麼要說某一句話
或者為什麼要問某一件事情
專輔老師在話語出口之前
應該是要有一些想法
而不是隨便就說出來的

因此,專輔老師對於自己的話說完之後
學生的回應是否適當,或者是否合乎自己的期待
應該是要有所評估,再根據評估的結果
決定接下來的對話該如何進行

V老師與學生的第一句對話
是V老師詢問學生房間內的擺設情況
學生在第二句的回答基本上是切題的
而在這個時間點,會談的老師可能就需要在內心作一些思惟與決定
評估是否要在這個時間點回應,作一些澄清
還是要繼續等待看學生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在這裡可能要稍微作些說明
為何在這裡要作這樣的處理?
因為前面說過,會談的目標是要增強學生清楚表達的能力
因此專輔老師問學生家裡房間的擺設時
個案說出了還有小櫃子,還有娃娃,還有我的床這樣的內容
再加上專輔老師自己所提到的櫃子
學生對自己房間的描述其實只有四樣家具
這樣的描述是否足夠,是否完整清楚?
是否有符合「表達清楚」的預定目標?
這一些都是在當下要很快作決定的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我是否真的對他有幫助?

文章tcpcchen » 2013-10-07, 16:20

如果認為學生的表達不夠清楚
那麼專輔老師就得接著問學生,把細節作澄清
但是在這裡,專輔老師其實也可以不用這麼急著作澄清
可以稍微等等,看學生接下來會說什麼
因此V老師第三句的回應,基本上也是合理的
可以表示對學生剛剛所說的內容已經聽到
也可以隱含等待學生繼續說下去的鼓勵

但是到了第四句,學生跳出去說爸爸的房間的狀況
很顯然的,已經把自己房間狀況的話提作結束了
如果專輔老師在這個時間點允許學生跳出去的話
什麼時候會再回來談個案房間內的狀況?
如果不回來談個案房間內的狀況
那麼個案對自己房間內的狀況之表達是不清楚、不完整的
與我們之前設定的輔導目標相違

專輔老師在這一個話題點沒有介入作處理的話
後續的會談對話可能都會重複同樣的狀況
個案蜻蜓點水,而老師輕鬆放過
如果專輔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輔導都是這樣在進行
輔導工作進行得再久,學生的狀況恐怕仍會是原地踏步的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我是否真的對他有幫助?

文章tcpcchen » 2013-10-07, 19:55

依這個原則來看第五句V老師的回應
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是不適當的
個案跳脫原來的話題
專輔老師也隨著起舞的結果
就會岔到其他更不相關的話題上
就無法教導及提昇個案「表達清楚」的能力

因此,在這個時間點比較好的回應應該是:

這樣呀!那剛剛OO說到房間有衣櫥、小櫃子
娃娃床以及OO自己睡的床。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別的東西嗎?


如果個案在聽完這樣的回話之後
有繼續補充房間內其他東西的話
就回到原先的主軸繼續與學生對話
而如果學生的回應是「沒有了!」
這時候,專輔老師也不用慌,更不要因此而轉移話題
還是應該尋著幫助個案表達清楚的目標持續對話
因此接下來的對話就會是:

這樣啊!那OO的房間內有檯燈嗎?(等個案回答)
有桌子嗎?(等個案回答)
有椅子嗎?(等個案回答)
有電視嗎?(一樣是等個案回答)


當然可以問的還有其他東西
只要是一般孩子房間內的擺設都可以一一提出來問
然後讓個案一一來確認
這樣子一一提出來問的理由
是要藉由這個過程來幫助個案回憶
也讓個案有一個重新整理的機會
甚至是提供個案一個好好清楚表達的成就感

至於要問到多少樣東西,就要看孩子的興趣
如果專輔老師的詢問過程很有趣
學生就會覺得好玩,就可以持續比較久
如果發覺學生的興趣開始呈現疲乏的狀況
就要轉進到下一個項目去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我是否真的對他有幫助?

文章tcpcchen » 2013-10-07, 23:14

所謂的下一項目
其實也是依著幫助學生清楚表達的目標而訂定
詢問學生的房間內有多少東西
總是會有窮盡的時候
所謂的窮盡,包括實質上家具已經都說完的窮盡
也包括個案記憶極限的窮盡
更要考慮個案耐性極限的窮盡

不管是哪一種狀況,勢必都要轉到下一會談階段
不可能一直在詢問細節
因此要在什麼時候停止而作轉進
其實與專輔老師的輔導經驗有關
很難訂出一個明確的標準
而另外的思考則是
轉進並不是要立即切換到不同的話題
因為在這一點上還可以繼續利用
沒有非轉換話題不可的急迫性

因此當詢問學生房間內有哪些東西之後
我會邀請學生嘗試把她房間的狀況
用畫圖的方式呈現出來
如果學生願意這麼做
那麼專輔老師就與學生一起將學生房間的狀況畫下來
包括剛剛學生所說過的幾項家具,確實的相關位置
也可以藉此再向學生確認是否還有其他東西或家具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老師起一個疑問
學生的房間內有多少家具,以及家具擺在哪裡
有那麼重要嗎?
這個疑問確實是合理的
因為學生房間內有多少家具以及如何擺放
確實與「表達清楚」的輔導目標無關

但是,學生對自己每天生活的空間之覺察掌握
以及是否能夠憑藉記憶將自己房間的狀況表達清楚
卻是關係著我們一直強調的輔導目標
因此詢問學生房間的細節,其實只是一種手段
醉翁之意並不在酒
而在於藉由這樣的對話過程
幫助學生去作思惟整理,也幫助學生作清楚表達的練習
在這過程中,學生不會感覺到你的介入
因此不會生起防衛或阻抗
你也不需要要求學生與你配合
就在這種日常生活食衣住行的對話中
來完成專輔老師的輔導目標
正是所謂的
運籌於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專輔老師何樂而不為呢?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我是否真的對他有幫助?

文章tcpcchen » 2013-10-07, 23:33

看到這裡,或許還有老師起一個想法
那如果個案不想畫或拒絕畫呢?
這種擔心確實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但再繼續討論下去之前
或許可以讓老師們試著說說看自己的想法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Re: 我是否真的對他有幫助?

文章vivienkuo » 2013-10-10, 08:04

因為個案的語言以及表達能力有限制
往往個案陳述了一大堆,我卻聽得一頭霧水
後來使用圖解的方式,讓個案一邊說一邊畫
對事件或是狀況比較能有一個大概的輪廓
但總覺得一直在外面繞,進不去討論的核心
跟督導討論後,發現原來我放過了許多細節
因此調整目標,開始比較仔細地詢問細節
協助提升案主整理以及表達的能力

今天,遇到一個狀況
個案描述自己的房間
這已經是第4個禮拜
房間的物品位置大致已經確定
我們開始討論物品的顏色,功能,以及運用的時間
當大部分的物品都討論過後
我指著繪畫紙上剩下還沒討論的一個圖形
出現了這樣的對話

師:○○,這個是甚麼呢?
生:老師,那是甚麼?


還好,之前跟督導討論
督導因為已經掌握了個案的能力
提醒我有這樣的情形發生是很正常的
如果,沒有督導的提醒
我一定會當場大驚小怪起來
雖然應該不至於有太誇張的表情
但是心裡一定會想
是你的房間,又不是我的房間
怎麼你會問我那是甚麼呢?
現在是甚麼情形?
然後心中就會出現許多自我對話,沒有辦法再把心思放在個案身上
剩下來的晤談時間,根據過去的經驗,大概就毀了

但是因為已經有心理準備
於是接下來的對話變成

師:○○不記得那是甚麼了?
生:(點頭)。
師:老師記得上次○○說那是放娃娃的地方,是嗎?
生:(手指著另外一個圖形)這個櫃子才是放娃娃的地方。
師:那這個位子現在有東西嗎?
生:(想了一陣子)啊,對了,那是一台電視。


然後話題又順利進行下去

真的是有驚無險
在此,要再度感謝督導的教導
也深深地感覺如果我們能確實地掌握學生的能力
輔導工作才能順利進行,這是對專輔老師來說
在這種情況下,或許才有協助學生提升能力的可能性

但是這樣的對話,各位覺得怎麼樣呢?
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呢?
大家不妨提出來討論一下
也讓我能有所進步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Re: 我是否真的對他有幫助?

文章tcpcchen » 2013-10-10, 10:49

V老師的改變確實讓人讚賞
討論完就能立即運用在實務上
而這也說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作諮商輔導最難的,並不是個案的問題有多複雜
而是你自己是否有正確的觀念
當你的觀念正確了,就會知道該怎麼做
至於要怎麼做,並沒有一定的對錯
就像是要去台北車站,你可以搭捷運
也可以搭公車,也可以搭計程車
都一樣可以達到目的
差別的只是在這過程,你是否有不同的次要目標要去完成
但不管是用什麼方法抵達
最重要的事,就是你要清楚你要去台北車站

因此,專輔老師該與學生說什麼話
也沒有絕對的標準
只要你依於正確的觀念去說
你說什麼都是對的
因此,專輔老師與學生的對話
應該要能達到下列的目標
當然目標有其漸次性
就看不同的專輔老師目前的專業狀況而定
不需要太過於勉強

1.可以與學生自在輕鬆的閒聊說話
或者和學生玩得很高興,但對學生的瞭解很少

2.可以在與學生輕鬆說話的過程中,漸漸瞭解學生的狀況
包括優劣勢能力、人格特質、人際相處能力、未來的目標

3.可以在與學生輕鬆說話的過程中,瞭解其家庭生態與家中發生的互動

4.可以在與學生輕鬆說話的過程中,知道其內心秘密

5.可以在與學生輕鬆說話的過程中,作介入使其改變

重要的一個觀念是,這一些較深層次的目標
並不是專輔老師自己開口問出來的
而是專輔老師沒有問
但學生自然而然就說給你聽
這一點很重要
tcpcchen
 
文章: 469
註冊時間: 2013-04-30, 11:44

上一頁

回到 諮商輔導問題討論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