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的時候,我在洗手台洗杯子
有位學生問我,能不能跟我說一下話
我笑笑地說,可以啊
然後,學生說沒兩句話
淚水就流下來了
我邀請學生進輔導室裡的會談室談
學生說好,然後又說老師你先進去
我就先進去了
我看到學生在外面把眼淚擦乾了
才走進會談室
在會談室裡,學生陳述了他的困擾
原來是家裡成員的互動有一些狀況
他擔心害怕得不知道該怎麼辦
當我聽他說完之後
他的情緒也就慢慢的緩和下來
可是啊,我還是沒有在第一時間就體會到孩子的需求
我自己覺得邀請學生進輔導室
似乎不是一個好的決定
雖然會談室是獨立的
但是要進去還是會經過其他的老師
然而,持續留在走廊上似乎也不妥
大庭廣眾人來人往應該也說不下去
下一次應該直接約學生去獨立的晤談室
我覺得同理心
不只是在言語上的
也有很多會呈現在行為的細節上
有時候,行為的力道比語言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