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低年級的學生
突然不進教室了
每天,在校門口
都要跟媽媽上演一齣
十八相送
因為狀況有點慘烈
驚動了許多學校人員
怎麼會這樣呢?
大家都很想要找原因
似乎,只要找到原因
事情就好辦了
這下子看起來
不找到原因是不行了
因為學生回家跟家長說上學很可怕
老師很兇很兇
她不敢進教室
一定要媽媽陪著她
於是,矛頭先指向老師
說是老師班級經營的方式出了問題
雖然,我的判斷不完全是這樣
也只好讓我的主管們去找老師談一談
談完之後,主管說
老師的班級經營完全沒問題
所以,老師不是原因
接下來矛頭就指向家長
大家就說,是媽媽太寵了
不只老師和主管這樣說
連路邊不相干的愛心媽媽也這樣說
這樣的氛圍持續了幾天
我就在想著
要怎麼樣讓大家了解
輔導和陪伴的目的
並不是找出一個兇手
然後叫他改變
事情就能解決的
輔導專業人員也時常陷入這種迷思中
要怎麼讓一般的人了解
是需要好好想一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