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氣機

暖氣機

文章vivienkuo » 2016-06-28, 23:09

時常,在跟督導討論的時候
我的焦點會放在
如何影響前來晤談的對象
不論是學生、家長或是老師

可是,總覺得自己常墮入五里霧中
伸手不見五指
當然也就看不見關係中的癥結點
督導費盡唇舌教導我
我還是聽不懂
並且感到挫折與懊惱
有一次,又討論到這個議題
督導說,專輔老師應該要有能力
能把自己的影響力傳遞出去

聽到這裡,我的大腦
就自動進入無法運轉的狀態
這句話,到底是甚麼意思啊?
而且,又要怎麼操作呢?
真的是非常的抽象啊!

於是,督導就做了一個比喻
督導說,專輔老師
就要像是一台暖氣機
只要打開就會吹出熱風來
不管對象是誰
慢慢都會感到溫暖起來

聽了比喻之後
感覺就比較了解了
但是,要怎麼做呢?
實際操作起來又是甚麼樣子呢?

記得曾陪我兒子看過一本繪本
書名是"好想吃榴槤"
主人翁是一隻很想吃榴槤的小老鼠
不停地問身邊的其他動物
榴槤是甚麼滋味呢?
因為大家都沒吃過
有人回答像西瓜,有人回答像鳳梨
各式各樣的回答紛紛出籠
這一些答案,都無法滿足小老鼠
於是,決定自己嘗試榴槤的味道
才真正知道榴槤是甚麼樣的滋味

今天,我跟督導一起
和一對親子進行晤談
感覺自己就像繪本中的小老鼠一樣
第一次真正見識到
原來輔導能夠是我從來不曾想像過的風貌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Re: 暖氣機

文章vivienkuo » 2016-06-29, 16:24

跟督導一起進行親子晤談
這應該是第八個家庭
是唯一一個不是個別晤談的學生
而是小團體裏的其中一位成員

這個學生一年級轉介來輔導室
是因為在班上都不講話
導師非常有耐心
而且具足豐富的教學經驗
用了很多引導的方式
始終無法增加學生與同學的互動
因此來輔導室詢問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協助

轉介輔導室之後
先安排學生進入團體觀察
那是一個由8個低年級小男生組成的小團體
案主在團體裡也從來不使用口語
而是使用點頭或搖頭的方式來表達
但是,可以看得出來
個案是想跟團體成員一起活動的

跟個案互動的時候
通常會得到三個可能性
分別是點頭,搖頭
或是不點頭也不搖頭
然後眼睛直直地看著你
眼睫毛眨呀眨的
我感覺到案主的緊張
因此就要他回去慢慢想
下一次再做決定
偶爾,會聽到案主很小聲很小聲地回答
我就很開心了

這個學生一直沒有成為個別晤談的個案
一個原因是他並不會造成班上太大的困擾
沒有成為個案的急迫性
而更重要的原因,現在檢討起來
應該是我不知道要如何跟他相處
在潛意識的運作之下
就變成現在這樣的結果
但是,我心裡還是一直覺得怪怪的
所以才在最後的一次親子會談
安排這個學生和他的家長一起來談

其實,在過去兩年
我也約家長見了兩次面
會跟家長說說我們在團體中
對於學生的觀察
也有建議家長帶學生去做一些鑑定
那時候,母親都是這樣的回答
:「我跟爸爸小時候都是這樣,
長大應該就好了。」

家長都這樣講了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
然後呢,還是繼續讓學生來小團體
但是總覺得對他的幫助不大
我真的很想知道
自己還能做些甚麼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Re: 暖氣機

文章vivienkuo » 2016-06-29, 16:33

要約這一個家長來談
我其實沒有把握家長會不會來
因為真的有一種很不熟的感覺
但我還是撥了電話
沒想到,家長一下子就答應了

家長答應了之後
我又擔心了起來
總感覺跟這個家長的距離有一點遠
不知道要用甚麼樣的態度來進行晤談
然而,時間慢慢地接近了
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
終於來到了晤談的日子

我帶著學生和媽媽到諮商室
坐下來之後,跟媽媽和學生
寒暄了一下,並且介紹督導
在這個時候,我感受到媽媽跟學生的緊張
很想要把氣氛緩和一下
但是,又不知道該做些甚麼
結果我自己也漸漸的緊張了起來
不得已,談話就在緊張的氣氛中展開來

跟督導一起進行親子晤談的模式是這樣的
首先,是由我跟親子進行會談
等到督導實在是看不下去的時候
就會自然的把話題接過去
於是,我就開始跟母親對話了
對話一直持續進行著
可是漸漸的,我不知道該怎麼繼續
心裡不禁嘀咕著
督導怎麼不趕快把話題接過去呢?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Re: 暖氣機

文章vivienkuo » 2016-06-30, 16:46

就在腸枯思竭
幾乎要走投無路的時候
督導終於開口了
我就像聽到天籟一般
鬆了一口氣
當我鬆了一口氣的時候
我的身體,自然地往沙發的後背靠

然後,我觀察到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就在督導說話不到10句的時間之內
我發現媽媽的身體也舒服的
深深地靠近沙發的裡面
小孩原本緊緊握住的手鬆開了
眼睛定定地看著督導
身體緩和的慢慢地往後放鬆
也就是督導開始說話
短短的時間之內
我們三個人就全部卸甲

督導開始說話
我就放鬆了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
因為我跟督導認識較久
有一定程度的信任關係
也知道督導是來協助我的
然而,是甚麼原因
督導也能讓第一次和他見面的母子
在短短的時間就放鬆下來呢?
真的是充滿疑惑啊!

會談結束後
是跟督導討論剛才會談的時間
我跟督導有一段對話如下
專輔:「我覺得這個個案,
超過我的能力範圍。」
督導:「沒有,沒有超過。」
專輔:「可是,這個個案好像
更需要醫生或是心理師的協助。」
督導:「轉介心理師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你覺得,身為一個專輔老師,
最重要的能力是甚麼?」
專輔:「是願意幫助別人的心?」
督導:「你們都有幫助別人的心啊!」
專輔:「對,說的也是。」
督導:「你有機會看我跟家長晤談,
我的晤談跟你的晤談有甚麼不一樣?」
專輔:「是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督導:「不一樣在哪裡。」
專輔:「舒服,你的晤談讓來談者很舒服。」
督導:「對,這是當專輔老師很重要的一項能力。」

這時候,我的腦海裡
又再次出現我和這一對親子
舒服的靠在沙發上
聽督導說話的畫面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Re: 暖氣機

文章vivienkuo » 2016-06-30, 17:57

之後的重點當然就是討論
該如何努力才能逐漸培養這一項能力
雖然我認真的跟督導求教
但是以我目前的能力
還沒有辦法進行詳細的描述
因為我自己還沒有親自做到
因此,這一個部分
希望督導能做一些說明

然而,這一次的親子會談
讓我明顯的感受到
我的晤談和督導的晤談
確實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這一次之所以會感覺那麼明顯
有可能是因為親子特質的關係
以前來談的母親
會自己一直講一直講
所以我感受不到甚麼壓力

可是這一個母親是不一樣的風格
一個話題展開之後
很快就結束了
因此,能力不佳的我
很快就山窮水盡了

讓來談者舒服
能夠與他們放鬆的對話
有甚麼驚人的效果呢?
效果,就出現在晤談快要結束的時候
在會談的時候督導問母親
是否曾經考慮帶學生去看醫生
評估學生是否有不一樣的需求
例如動作很慢,以及
重複某一些行為的這一些狀況
因為這一些狀況已經為學生的生活帶來困擾

第一次,母親的回答是有想過
但是因為擔心於是沒有去
這時候,我在心裡嘆了一口氣
因為過去的兩年
我也跟母親提過這一個問題
但是母親的回應是
小孩長大就會好了
不過,我也有一點疑惑
醫生為什麼沒有細問母親在擔心甚麼
就這樣放過了

會談的中後段
督導又自然的說了一句
或許可以考慮去就醫
聽聽醫生怎麼說
可能會對學生有幫助
這一次,母親的回答是
她有問過小孩要不要去看醫生
但是小孩說不要
這時候,我在心裡又嘆了一口氣
覺得這種事情
怎麼是小孩說不要就不要的呢?

最後督導說,因為時間的緣故
今天的會談就在這裡結束
後續的部分,我們會再討論
怎麼樣一起協助學生
也可以考慮在暑假去看看醫生
這時候,母親說她有問題想問
母親問,去看醫生的話,會是怎麼樣子的呢?
督導說,醫生會了解學生的情形
可能會安排一些評估
評估學生的一些操作能力等等

當母親問出這樣的問題時
我真的是還蠻訝異的
雖然母親問了就醫方面的問題
並不表示母親一定會帶學生就醫
但這也表示母親在考慮這件事
因此,帶學生就醫就變得有可能性
和之前的完全不可能就醫
有了一定程度的差別

當來談者處在比較放鬆的狀態
才有接收我們傳遞訊息的可能性
這一次的經驗,讓我深深的體會到
讓來談者的心裡感到舒適放鬆
讓自己成為只要一啟動
就能徐徐吹出陣陣暖風
暖和來談者心靈的暖氣機
真的是專輔老師很重要的學習課題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回到 諮商輔導問題討論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