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在跟督導討論的時候
我的焦點會放在
如何影響前來晤談的對象
不論是學生、家長或是老師
可是,總覺得自己常墮入五里霧中
伸手不見五指
當然也就看不見關係中的癥結點
督導費盡唇舌教導我
我還是聽不懂
並且感到挫折與懊惱
有一次,又討論到這個議題
督導說,專輔老師應該要有能力
能把自己的影響力傳遞出去
聽到這裡,我的大腦
就自動進入無法運轉的狀態
這句話,到底是甚麼意思啊?
而且,又要怎麼操作呢?
真的是非常的抽象啊!
於是,督導就做了一個比喻
督導說,專輔老師
就要像是一台暖氣機
只要打開就會吹出熱風來
不管對象是誰
慢慢都會感到溫暖起來
聽了比喻之後
感覺就比較了解了
但是,要怎麼做呢?
實際操作起來又是甚麼樣子呢?
記得曾陪我兒子看過一本繪本
書名是"好想吃榴槤"
主人翁是一隻很想吃榴槤的小老鼠
不停地問身邊的其他動物
榴槤是甚麼滋味呢?
因為大家都沒吃過
有人回答像西瓜,有人回答像鳳梨
各式各樣的回答紛紛出籠
這一些答案,都無法滿足小老鼠
於是,決定自己嘗試榴槤的味道
才真正知道榴槤是甚麼樣的滋味
今天,我跟督導一起
和一對親子進行晤談
感覺自己就像繪本中的小老鼠一樣
第一次真正見識到
原來輔導能夠是我從來不曾想像過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