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tcpcchen » 2016-11-06, 20:46
日本第一位榮格學派的心理治療師河合隼雄先生
在他所著作的《心理治療之路》一書中的第一章
有這麼一段內容:
「
自然模型
下面這個故事是榮格從一位名為維爾海姆的
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那裏聽來的。
維爾海姆在中國時,有個地方遇到了乾旱,
連續幾個月不下雨。人們求天拜地,
能做的都做了,還是沒用,只好叫來了據說能呼風喚雨的人。
這人來了之後,讓人蓋一間小屋,然後把自己關在小屋裡。
待到第四天,起了暴風雨,全村人高興得不得了。
維爾海姆找到這個男人,問他:怎麼會這樣呢?
男人首先說明“這不是我的責任”。
又追問他:你這三天都幹了甚麼?
男人回答說:“這裡的人沒有按照天賦的秩序生活,
整個國家偏離了「道」的狀態。
我來了也就陷入了違反秩序的狀態,
這三天閉門不出就是等待自己回復到「道」的狀態。
然後,自然就下雨了。”
這就是他的說明。值得注意的是,
他並沒有講因果關係,先說明下雨不下雨不是自己的責任,
然後用了自己回復到“道”的狀態後
“自然就(then naturally )下雨了”這樣的表述。
這位中國人當時究竟用了甚麼詞語向維爾海姆解釋的,
我們已經無法搞明白了。但從他談論“道”來看,
我們可以揣測他用的是老子《道德經》中的“自然”這個詞。
我已經在其他地方說明過“自然”這個詞
在西方被譯成了nature,造成很多混亂,這裡就省略了。
按福永光司所說,自然即是必然應該的,
也就是說本來就是這樣的事情(物體),
或是沒有施加人力的作為(沒有被人為的歪曲、汙染),
即是其原來固有的狀態,
並不一定指作為外界的自然世界或相對於人間的自然界。
這也跟“物我一體”,即萬物與自己同根源的思想關聯。
這麼一說,說不定會招來批判:一點兒都不科學。
關於這一點,會在第三章詳細討論。
作為筆者的實際感受,這位“呼風喚雨”的男人
真可以說是心理治療師的理想狀態。
以前棟方志功到了晚年也說過“我對自己的工作不負責任”,
可以說是達到了相似的境地。
治療者自身達到“道”的狀態,
就可非因果性地期待其他的“道”的狀態“自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