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tcpcchen » 2017-04-10, 10:27
專輔:「那,那在教室講話是講什麼啊?你記得麼?OO!」
前面專輔與媽媽都已經重複問了同樣的話數次
個案都無法很快回答
有可能是想隱瞞,也有可能是忘記了或不知道如何表達
但不管是哪一種狀況,再重複同樣的問話,也是白費功夫
應該要改換別的話語了
個案:「教室講話~」
專輔:「那一天,老師說你講話,你是講什麼?你記得嗎?」
專輔問不出來,又把老師搬出來,不是更讓孩子害怕嗎?
或者該給孩子一些提示,或提供選項
而不是一直問問答題,很多孩子是答不出來的
個案:「在~在聊~~」
專輔:「國語課的時候~」
在這裡可以問:「是講跟上課有關的,還是與上課無關的?」
提供孩子作選擇,也可以重新釐訂澄清的方向
如果個案說出其中一種,就再依那一個回答的脈絡釐清。
譬如說,與上課有關的,就再問:「是問同學國語(數學)課的問題嗎?」
如果是與上課無關的,就再問:「是生活上的,還是電視、電動的呢?」
媽媽:「想想看,聊甚麼。」
(個案停頓數秒)
專輔:「還是你已經不記得了」
感覺上專輔問不出來,就想與個案共謀
給個案一個台階下來結束話題
媽媽:「哈?忘記了」
個案:「忘記了」
媽媽:「你是聊功課上的東西,還是聊一些其他的。」
媽媽似乎比較有詢問細節的概念
想把事情追問清楚
這一句問話應該要早一點出現
個案:「聊一些其他的」
專輔:「ㄡ!聊一些其他的。ㄚ,你在~你都跟誰講話啊?」
既然個案都說是聊一些與功課無關的事情
專輔就應該尋著線索繼續追下去
怎麼反而將話題轉走,問跟誰說話
事情都不想追究清楚,感覺上想就此放過
個案:「我的朋友」
專輔:「就是坐在你隔壁嗎?還是比較遠的地方?」
個案:「隔壁,那個aaa還有bbb,我就跟他們講話」
媽媽:「是你主動找人家講,還是人家跟你講的。」
(個案沒有回應)
媽媽:「你主動找人家?」
個案:「對!」
就結果來看,話題確實就轉向了
轉到去追究個案上課跟人家講話的責任問題
對於「個案上課到底跟人家說什麼」這一件事情的細節
並沒有去釐清,問清楚。
如果對於個案在學校的不適切行為的瞭解
都是不清不楚、模模糊糊的話
那又要如何去思索解決與改善其不適切行為呢?
專輔:「所以老師怎麼提醒你?」
個案:「嗯!然後他就會說,不要再講話了,他就會這樣說。」(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