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罪羔羊

代罪羔羊

文章vivienkuo » 2018-03-05, 21:49

最近幾次親子會談的研習
督導提到"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裡一個重要的概念
就是出現問題行為的這個孩子
問題的關鍵不在孩子本身
孩子只是這個家庭多重關係運作下的代罪羔羊

這本書我之前看過2次
但是已經記不得內容
因為督導提及於是重新閱讀
才發現以前是囫圇吞棗
或是因為不曾實際操作過親子會談
因此讀起來覺得像在啃一塊乾掉的饅頭般難以下嚥
這一次重讀,有了新的體會

以前,我時常不明白
為什麼我那麼的努力
卻很難看見輔導的效果
有時候也想要安慰自己
那是學生和家長的問題太嚴重
時間久了其實知道這是在自欺欺人
問題的癥結應該是自己的輔導能力不佳吧!

在輔導的過程當中學習到
如果一個人想要進步
必須要有負責任的態度
例如一個孩子犯錯卻都說是別人的錯
那麼這個孩子要進步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我自己也是一樣的
既然要對輔導工作負責任
就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而不是一直怪東怪西
所以,我就很努力的學習
可是,真的很奇怪
即使我很努力的學習也沒有進步
這下,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Re: 代罪羔羊

文章vivienkuo » 2018-03-09, 12:06

後來,跟督導學習親子會談
也時常感覺摸不著頭緒
總是迷失在會談中大量的訊息裡
我不知道要談甚麼?
即使坐在督導身邊看督導進行親子會談
我也不知道他說那些話的目的是甚麼?

督導想了解學生的生活,不只是學校
更多是家庭裡的生活
當中也了解了家庭裡的成員如何過生活
但這一些這到底跟學生的問題行為有甚麼關係啊?
可是,偏偏就能看到效果
學生的行為慢慢的改善
家長來談的態度更為自然
最棒的是,導師告狀的頻率減少了
喔...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老實說,我不知道
這件事真是令我煩惱

督導當然也做了許多詳細的說明
可是可能經驗累積得還不夠多
我是怎麼也聽不懂的
督導常提到的一個概念是"輔導老師怎麼看待一個人"
我聽著感覺很抽象
人,就是人啊,督導到底想要表達的是甚麼呢?
現在我大約知道,這是有很多層面的

例如,家族治療是用系統的觀念在看待來談者
而精神分析則是以個人的觀點在進行治療
治療師是以系統或是個人的方式看待個案
導致的結果會完全不同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Re: 代罪羔羊

文章vivienkuo » 2018-03-13, 08:33

大家應該都很能明白知道不等於做到
而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我是非常相信人在系統中是一定會被影響的
尤其是家庭系統對學生的影響非常的深細
可是,我的會談都只著重在學生個人
其實,更糟糕的是我只著重在學生的問題行為
並沒有用比較全面性以及系統的觀點來面對個案
因此,就慢慢的慢慢地走入輔導的死胡同
然後,自己還不知道為什麼會談沒有效果
因為方向已經完全不對了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易經上曾提到,君子重視事物的開頭。
開頭若有一絲一毫的偏差,結果會造成千里之遠的錯誤。
這就是我過去許多年來一直無法進步的一個因素
就是我一開始看待個案的信念就已經錯誤了

一直以來,我還有一個疑惑
就是輔導老師為什麼能對個案有幫助?
如果是以系統的概念來解釋也就很容易明白
因為系統內的每一個個體是會互相影響的
有可能影響力大或影響力小
有可能是正面的影響或是負面的影響
既然輔導老師開始進入家庭的系統
影響就已經開始發生了

以前時常覺得自己對學生很難有幫助
我想是因為沒有進入學生的系統
現在瞭解了系統的概念
對於要以親子會談的方式來協助學生就變得更有動力
不過回頭一想又覺得有點戰戰兢兢
因為雖然可能是正面的影響
但是如果做得不好就變成是負面的影響
因此,要時常提醒自己用一種很重視學生的態度來進行
千萬不可因為專業的傲慢而輕忽了來談者

談到這裡就想起督導時發生的一個小插曲
那一次的督導重點也是放在如何進行親子會談
當中提到許多困難
提案的老師也難免有一些埋怨的情緒
這時候督導說了一句:「你們要好好地感謝願意來談的家長。」
我聽了很驚訝,回說:「我們要感謝家長?」
督導很肯定的點點頭
我又說:「我們幫他們會談還要感謝他們?」
督導再次肯定的點點頭

看我這回話,不是專業的傲慢是甚麼?
督導說的是對的
願意來談的家長正提供了我們寶貴的學習機會
這種機會可是千金難買啊
也只有專輔老師能夠有這種難得的機會能夠邀請許多親子來會談
在協助別人的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這真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有一點還是要說明清楚
醫生教的親子會談和家族治療是不一樣的
多數的輔導老師沒有受過家族治療的訓練
也沒有治療師的資格
因此進行家族治療並不合宜
然而,以家族治療系統觀的概念
透過跟親子進行會談了解他們日常生活的細節
也有可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這就是我們最近的研習一直在探討的方式
希望老師們都能來體驗學習

vivienkuo
 
文章: 450
註冊時間: 2013-04-29, 15:45


回到 諮商輔導問題討論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