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十幾年前開始學輔導
一開始覺得要學的東西好多啊
好多的派別,好多的理論,好多的方法
雖然很多,但是學得很開心
心裡想著學會之後有那麼多法寶可以用
真是遇到甚麼學生都不用愁了
在我一邊學一邊實作的過程中
漸漸發現我天真的幻想跟現實有很大的差距
想像是"遇到甚麼學生都不用愁"
實際是"每一個學生都令我發愁"
而且不只是學生,家長以及老師們
也時常令我發愁,而那些法寶一直在空中盤旋
卻沒有一個能實實在在握在手上發揮功效
輔導越做越無趣,總看不到成效
我想這不是辦法,要改變方針才行
心理覺得理論不實用,應該要多學能具體操作的技巧
因此有好長一段時間,積極參加研習和工作坊
都在學習各種輔導技巧,例如繪畫治療
園藝治療,遊戲治療,焦點會談
研習講師在分享的時候都說得很好用
可是很奇怪,我自己用在學生身上都覺得很不好用
雖然不好用,但也沒別的辦法
只好騎驢找馬,一邊用一邊尋找其他的可能性
後來遇到醫生,醫生一開始就教導我會談技巧
醫生說:「會談技巧是最基本的,是很重要的。」
我第一個想法是,從來沒有人跟我說輔導最基本的是"會談技巧"
既然醫生說得出來,應該有一番道理,我就姑且跟他學學看吧!